實支漲價》民眾三問「惡劣金管會」:你跟川普有什麼兩樣?
金管會請保發中心研議1年期以下傷害險與健康險調費指引,為副本理賠型的實支實付型健康險大開漲價之門,保費除了將逐年調漲,首年漲幅甚至將達3成。
以某公司計畫五、65歲男性為例,原本每年保費1萬569元,假設第一年漲30%,保費將變成1萬3740元,一舉多了3171元;假設第二年又漲10%、第三年再漲10%,保費很快會走高到1萬6625元,比原本多出6056元。
實支實付漲價,退休族會很慘
一位從事人身保險銷售十幾年的業務員說,保戶對於實支實付險要逐年調漲之事相當焦慮,頻頻來電詢問。他個人研判,65歲以上的退休族群會很慘,一來,他們沒有固定薪資收入、金流容易斷掉;二來,退休族需要醫療保障的機率較高,要是保費調漲後繳不起保費,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實支實付險失效。
問題是,這是他們的錯嗎?長年以來,國人對於健康險的認知為,健康險是不會漲價的,雖然保險契約給壽險公司漲價的權利,但是,絕大多數的健康險不曾漲過,保險業務員銷售時也不會主動提醒保戶。
2022年3月前沒講清楚的,竟要保戶負責
上述現象直到2022年3月,金管會修改「保險商品銷售前程序作業準則」,要求壽險公司賣保單之前必須跟民眾講清楚,保證續保的商品,不保證費率不變,情況才有所改變。
今日金管會記者會,媒體問,2022年3月之前投保的人怎麼辦?他們不知道或銷售時被誤導,以為健康險不會漲價,如今金管會僅要求壽險公司派人或電話告知,保戶就得接受漲價,不接受或繳不起保費的人,就得眼睜睜看著保證續保型的1年期健康險失效?
金管會保險局組長陳俐君說,如果讓壽險公司完全不能調費,1年期健康險會變成有點像是長年期健康險,費率有定著性不能再調整,「所以我們比較難去要求公司說你完全都不可以調整,我們只能說你調整就是要公平合理,不可以任意隨便亂調整。」
金管會漠視消費者權益,民眾憤怒提三問
何謂公平合理?不願具名的金管會周邊單位主管說,從這幾天網民及身邊人士反應,可以感受到國人對於「惡劣金管會」的憤怒,民眾之所以會有官商勾結,或是覺得金管會嘴巴講保護消費者權益實則漠視不管,主要可以歸納下列三點:
第一、壽險公司的實支實付「商品」虧錢、損失率高,但是壽險「公司」是賺錢的,每年不是賺幾十億就是賺幾百億,有哪一家壽險公司虧損?為什麼可以只看單一商品就允許壽險公司大漲保費?
第二、有漲價壓力的健康險,不脫五種特性:副本理賠、實支實付、保證續保、1年期附約、已經停售,這些商品會出現虧損,除了金管會的副本理賠政策使然,另外就是業者自己的精算有問題,業者的費率沒有抓到足夠的安全值,卻要保戶來共同承擔,公平嗎?
第三、實支實付險損失率偏高,核心原因出在醫療院所,不肖醫生知道病人有保險就鼓吹用昂貴甚至不必要的醫療行為。金管會不跟衛福部共商解決之道,金管會沒能力處理白色巨塔的貪婪,卻要一般保戶來埋單,合理嗎?(推薦閱讀)金管會准法興證券熄燈 最後營業日8/29
保險界資深人士感嘆,「惡劣金管會」跟美國總統川普有什麼兩樣?美國人揮霍無度、財政赤字高築,川普用關稅做手段,要全球來幫美國的財政赤字埋單。台灣拿美國沒皮條就算了,金管會竟然在毫無配套下,任由2022年3月之前不知情或被誤導的民眾,可能因為保費高漲而喪失醫療保障,讓高齡與經濟弱勢民眾來替金管會的無能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