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延遲數月通報事故 美監管機構展開調查
綜合外媒周四 (21 日) 報導,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宣布,正在調查特斯拉 (TSLA-US) 延遲提交涉及駕駛輔助系統車禍的報告一事,原因是部分事故資料「在事故發生數月後」才送交,遠超過法規規定的期限。依照相關規定,車廠一旦接獲事故通知,必須在 1 至 5 日內完成上報。
根據 NHTSA 公布的文件,延誤與特斯拉的資料收集系統有關。特斯拉向監管單位表示,延遲是因「數據蒐集出現問題」,但目前已修復。NHTSA 表示,當特斯拉補交事故報告時,有的以批次方式一次性送出,有的則採取分批逐步提交。監管單位因此展開所謂的「審計查詢」(audit query),以評估延遲原因、範圍,以及特斯拉採取的改善措施。
NHTSA 進一步指出,將審查特斯拉是否仍有事故未通報,以及提交的報告是否完整包含所有必須資料。對於此事,特斯拉尚未回應媒體置評。
這項調查使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爭議再度升溫。該公司長期將 Autopilot 與完全自動駕駛 (Full Self-Driving, FSD) 定位為未來成長的關鍵,但近年事故頻傳,令監管機構多次啟動調查。自去年 10 月以來,NHTSA 正針對 240 萬輛搭載 FSD 的特斯拉車輛展開調查,因為已知至少發生四起事故,其中包含一起 2023 年的致命車禍。
此外,NHTSA 今年 1 月也對 260 萬輛特斯拉展開調查,涉及車主透過「遠端移車」功能導致事故的案例。另一項調查則鎖定特斯拉 6 月於奧斯汀啟動的自駕計程車服務,監管單位要求公司說明,這些車輛是否允許員工在必要時進行遠端操控。
目前,若車廠違反事故通報規定,最高可能面臨每日 27,874 美元的罰金,累積金額上限逾 1.39 億美元。雖然拜登政府時期強化了事故通報規定,但今年初川普政府上任後,已放寬部分要求。
特斯拉股價在最新調查消息傳出後變動不大,但市場普遍認為,持續增加的監管審查,將為其自駕車計畫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截稿前,特斯拉 (TSLA-US) 周四盤中股價小跌 0.37%,每股暫報 322.71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