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她60歲「肺結節」多到像滿天星!咳不停胸悶,原來上班環境害的...外食族每天也會接觸「它」怎辦?

今周刊

更新於 11小時前 • 發布於 11小時前

黃明惠 整理

圖片 Shutterstock 提供

一名60歲女性到醫院進行胸腔電腦斷層檢查,沒想到發現幾十顆像毛玻璃的肺結節,就像「滿天星」般,經醫師詳細問診後才明白緣由。該婦人長年從事製鞋業,長期暴露在含甲苯等有機溶劑環境中,每逢上班就會出現咳嗽、胸悶等不適症狀。 甲苯是工業上常用的有機溶劑,常被用於油漆、強力膠、黏著劑、膠帶中,不肖業者卻用在食物餐盒中去汙。

長期吸入化學溶劑所致,並非感染或腫瘤病變

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臉書分享此案例,他說這名60歲女性,一來醫院安排檢查,就發現幾十顆毛玻璃的肺結節。

他進一步詢問病人從事的工作型態,發現病人從事的是製鞋工作,而這項工作必須長期接觸有機溶劑,像是甲苯,所以她每次上班就咳嗽、胸悶不舒服。

蘇一峰表示這類與職業暴露相關的肺部異常並不少見,但往往容易被忽略。

蘇一峰也說這名婦人的情況疑似因長期吸入化學溶劑所致,並非傳統的感染或腫瘤病變,因此建議立即更換工作以降低健康風險。

有機溶劑甲苯很毒!長期吸入恐中毒 

甲苯是工業上常用的有機溶劑,常被用於油漆、強力膠、黏著劑、膠帶中,不肖業者卻用在食物餐盒中去汙,國內毒物科醫師大呼不可思議。

今周刊過去報導,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甲苯是具毒性的有機溶劑,對於肝、腎、腦神經都會造成傷害。

食物餐盒用甲苯除汙,吃下肚的量雖不致危害健康,但仍是很恐怖的事情。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甲苯揮發快,殘留在餐盒的量非常少,而且甲苯進入人體後,很快就可以從體內排出,民眾不用過度恐慌。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工廠員工,他們長期吸入過多甲苯,恐影響大腦及心臟,急性中毒的患者會有頭暈、噁心、嘔吐等中毒症狀。

▲甲苯揮發快,殘留在餐盒的量非常少,而且甲苯進入人體後,很快就可以從體內排出。

長期暴露傷中樞神經

根據研究,長期暴露在甲苯的毒性中,可能會出現慢性中樞神經受損、記憶力減退、睡眠不安,或是動作不協調等症狀。

一旦暴露在高濃度的環境下,則可能導致腦部神經元損傷,還會造成腎臟電解質不平衡,或心律不整,甚至出現猝死。

十幾年前,台北榮總也曾接獲甲苯中毒的案例,但大都是誤食或吸食強力膠引起。

楊振昌表示,臨床上,甲苯中毒大都是職業傷害,如油漆工人、印刷廠工人等;室內裝潢時也常會以甲苯作為黏著劑或泡棉發泡溶劑、架橋劑等有機溶劑。

顏宗海強調,甲苯屬於神經毒性,不論是經由口或鼻吸收,或是藉由皮膚、眼睛接觸,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且具有腐蝕性及刺激性,民眾接觸到會造成眼睛、皮膚黏膜的刺激,食入過量恐導致肺部灼傷。

目前民眾最想知道的是,使用殘留甲苯的紙製容器盛裝食物,是否會導致中毒?答案是不會。

楊振昌及顏宗海表示,甲苯進入人體之後,約75%在十二小時內會排出體外;甲苯在體內主要(70%至80%)經肝臟代謝後由腎臟排除,其餘則直接由肺臟排出。

什麼是肺結節?是肺癌嗎

根據澄清醫院中港分院網站衛教資訊指出,肺結節是指在肺部影像檢查發現的小圓形或橢圓形病變,這些結節性質可以是良性或惡性,具體取決於其形成的原因。

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馮瑤指出,所謂的肺部結節,是指小於3公分之肺部陰影, 它可以是良性的病變,如肺結核、器質性肺炎、血管瘤等, 但2/3以上則可能是所謂的早期肺癌。

在台灣,「肺癌一直居於不論男女癌症病患的前三名。」

肺結節肺癌

肺結節不一定是肺癌。由於肺結節的性質多樣,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杜承哲主任表示,可以從肺結節大小、變化、特徵來區分,需要專科醫師來判讀。

有些患者身上的腫瘤,也許只有1公分,但是惡性的特徵非常明顯,也應該要儘早手術;而有些患者的腫瘤是屬於惡性特徵很低的,要等到觀察有變化,才比較需要手術。

必要時,可能會進行詳細檢查,如CT掃描、PET/CT掃描或組織切片檢查,以確定結節性質。

肺結節的類型與成因

為何會出現肺結節?肺結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既有良性因素的良性腫瘤,也有潛在的惡性病變的惡性腫瘤,常見的生成原因有真菌或霉菌感染、自體免疫疾病、長期吸煙造成的肺部變化,結核菌或肺炎這類感染也可能讓肺部出現結節。

馮瑤表示,多數人認為肺癌患者多是有吸菸或二手煙所造成,但有更多的病人則完全沒有吸煙史,特別是婦女族群。也就是說,除了吸煙,還有許多未定的原因,如廚房油煙、空氣污染、身心壓力、飲食失調等。

危險因子有哪些?

  • 吸煙:長期吸煙者發展肺結節的風險顯著增加。
  • 環境暴露:(1)石棉:長期接觸石棉可增加肺癌和其他肺部疾病的風險。(2)化學物質:某些化學物質(如砷、鎳、氡氣)也與肺部疾病有關。
  • 家族史:有家族成員患肺癌的人,其自身發展肺結節的風險可能較高。
  •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肺結節的風險也會增加。
  • 既往病史: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結核)病史的人,發展肺結節的風險較高。
肺結節

出現肺結節常見症狀

若出現以下症狀,民眾應即時前往醫院做進一步詳細檢查。

持續性咳嗽
胸痛
呼吸困難
咳血
體重減輕
疲勞感
發燒

案例分享

案例1:施先生,40歲,無不良嗜好,剛找到一份新工作,接受健康檢查,發現肺部一個2公分小結節, 接受進一步胸腔鏡檢查,證實是早期肺癌,馬上接受胸腔內視鏡手術切除肺癌,二星期後重回工作崗位。

案例2:吳先生,52歲, 因健康檢查也發現肺部一個2公分小結節,因為不知是何病變,又不具任何症狀,因恐懼手術治療而採取觀察追蹤,約半年後發現結節增生至3公分,再接受手術治療,證實也是肺癌,但已轉移至縱膈腔淋巴結,變成第三期肺癌,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發現肺結節該如何面對

雖然肺結節並不等於肺癌,但由於肺癌的特徵不易有早期症狀,倍增率快,且容易轉移,因此建議民眾還是要定期檢查。

至於要如何預防?奇美醫院建議:

1.40歲以上最好每年接受螺旋狀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以及早發現可能是肺癌的早期結節。

2.一旦發現肺結節,經過評估,不可諱疾忌醫,醫師會依病人情況採取適當處置。現今的胸腔內視鏡手術為低侵襲性,不需切斷肋骨,傷口小,不如想像中的可怕。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台灣特有「手足特留分」變相懲罰沒生孩子的人!兄弟姊妹有小孩,遺產沒我的份,為何他們卻能繼承我遺產?
南亞(1303)、台玻(1802)創60年一遇歷史天量,還能買?杜金龍親授「右下角起漲股」甜蜜買點一次看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2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