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核輻射毫無理性懼怕!」學者曝實情:台北車站是全台北輻射最高點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退休教授李敏在節目《民眾之聲》表示,其實我們一直生活在輻射環境裡,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全台北輻射最高的地方是哪裡?答案是台北車站,因為它是用花崗岩建造的,地板和牆壁都是花崗岩,所以本身就會有輻射。主持人則回應:「我覺得這就是很多民眾問題,因為我覺得他們對於核能都有一個未知恐懼」,李敏接著說:「不好好讀書,怎麼教你都沒有辦法」。
被問到「所謂輻射有危險,到底是哪裡危險?」李敏解釋,要有足夠的量才有危險,那個量是非常大量的,你因為接觸一些東西使輻射劑量增加,那個增加的量都是非常的少,所以在法規管制上面,要確保民眾接觸到額外的輻射量不會超過某一個標準。他舉例,去牙醫照相時,X光師在外面,是不是還有一個門關起來?要曉得一件事,你只照那一次,但醫師每一天可能要照1、20個人,所以它一定要保護自己,「輻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量是很重要的」,量不夠大不會造成傷害。
李敏直言:「我覺得核電的問題在於,大家對於核輻射過於懼怕,到毫無理性的懼怕。」
李敏提出疑問表示,如果不使用核能發電有沒有別的風險,那些風險是否對你的影響更大?那不使用核能發電,現在核能發電1年有400億度電,這400億度電沒了,用煤、天然氣有PM2.5、空氣污染、二氧化碳,台灣現在肺腺癌的比例好像已經衝到第一名了。再者,核電體積小、運輸、儲存方便,核能發電一批燃料進來以後,可以用18個月,反之,天然氣這麼遠的距離運過來,還要經過一些政治非常不穩定的海域,譬如荷姆茲海峽、馬六甲海峽等。
李敏提到:「我們用核能發電,我們要承受核能發電發生事故所帶來的輻射災害風險,我要強調我們要承受,但是那個風險,我們可以透過我們的努力去把它降低。」
李敏補充說明,核能還有一個好處,它的建廠成本非常貴,因為它特別注意安全,所以材料都要做到最好的,那它買燃料的成本佔總成本比例非常低,低於10%,所以當燃料價格有波動的時候,發電成本不會波動,「你知道天然氣裡面最高的時候,買燃料的成本佔發電成本的90%,所以天然氣漲一倍,發電成本漲90%」。
談及核廢料議題,李敏表示「一萬年之後,你擔心甚麼?」、「你難道不擔心,你不發展核能發電,你的競爭力不夠,你的經濟會不會被窒息,經濟窒息後倒楣的是誰,你20年之後的子孫。」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 誰吃了光電大餅5》業者只在岸邊看!再生能源發展「卡關」 經濟部大開綠燈衝量
‧ 核三公投辯論》反核少女對決立院戰神!吳亞昕提核三重啟2質疑:何以安全無憂?(推薦閱讀)核三公投辯論》核廢料要放誰家?黃國昌曝科技新解方:民進黨政府刻意隱瞞真相
重磅推出!《風傳媒》全新數位專題《解密報告》
本次主題《誰吃了光電大餅》將鏡頭對準這幾年快速蔓延的太陽能產業
獨家揭密你從未真正看清的光電發展弊端☛立即瀏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