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免疫力不足恐陷惡性循環!癌症治療預後關鍵竟是「淋巴球」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0月28日01:3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周辰瑞報導
淋巴球又為何如此重要?李冠德主任說明,淋巴球細胞是白血球的一種,包含T細胞、B細胞、NK細胞等,是人體重要的「防衛軍團」,可協助對抗癌細胞或細菌感染等。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周辰瑞報導】得知自己罹癌後,總是讓患者、家屬手足無措。除了經醫師評估,以及根據基因檢測結果給予合適的治療方案外,癌友還要關注哪些重點,以輔助治療效果?臺中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李冠德主任表示,許多癌友知道維持免疫力的重要性,會詢問自己的白血球總數是否達標,卻常忽略「淋巴球數量」有無處在正常範圍,無論接受化療、標靶或免疫治療,淋巴球數量不足都可能影響預期治療成效。李主任也為大家說明淋巴球在抗癌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並提供癌友維持淋巴球數量的方法,幫助提升治療品質和患者預後。

掌握癌友免疫力 除了看白血球也要看「淋巴球數值」!

掌握患者的免疫狀態是癌症治療的重點。李冠德主任指出,醫師除了關注患者的體能外,也會藉由血液分析來評估患者的免疫力。在血液指標中,白血球數目的正常值應介於4000到10000之間,過高可能表示體內出現感染或發炎,過低則代表免疫力可能不佳。

淋巴球又為何如此重要?李冠德主任說明,淋巴球細胞是白血球的一種,包含T細胞、B細胞、NK細胞等,是人體重要的「防衛軍團」,可協助對抗癌細胞或細菌感染等。因此更進一步的評估是觀察嗜中性白血球與淋巴球的比例,一般正常人的比例約為2至3倍;若超過3倍,通常代表身體正在發炎或免疫力相對弱;如果超過5倍,則意味著患者的免疫力較差、發炎反應較強,應提高警惕。

免疫治療興起 醫:應先確保「淋巴球軍隊」數量充足

近年來癌症免疫治療興起,李冠德主任表示,免疫治療中使用的抗PD-1抑制劑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其主要目的是重新活化淋巴細胞、恢復其攻擊癌細胞的能力,如果患者本身的淋巴球數量不足,治療效果仍會大打折扣。「這就像給軍隊提供武器,不過前提是軍隊數量要夠,否則給再多的武器也沒有用。」

李冠德主任分享,臨床研究顯示,無論是接受新興的免疫治療、細胞療法、標靶藥物治療,或傳統化放療等,患者若淋巴球數目不足,腫瘤反應通常較差,同時容易發生感染,預後和存活期隨之受到影響。對完成療程的患者,淋巴球數目同樣可能影響疾病控制時間。李主任舉例,肝癌術後病人若淋巴球數長期偏低,或嗜中性球與淋巴球比值達5倍以上,表示身體處在發炎反應狀態且免疫力較弱,這時若有癌細胞出現,生長速度可能較快,代表患者可能面臨較高的復發風險。

提升免疫力「這樣做」!多醣體是什麼?醫建議營養補充品挑選守則

為了維持足夠的淋巴球和整體免疫力,李冠德主任建議,生活作息必須規律,應避免熬夜和不良嗜好、要多運動,臨床也觀察到均衡的營養補充有助於維持免疫功能與體力,進而支持患者度過化放療等療程。其中,患者應重視蛋白質的補充,有些患者誤信斷食療法,或改吃素但未留意蛋白質攝取,使得蛋白質來源不足,反而造成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
此外,近年來「多醣體」營養補充品日益受關注。李冠德主任指出,多醣體被小腸吸收後,將參與免疫細胞的調節,輔助其活化與增生,進而支持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

然而,癌症患者可能因疾病影響進食,食物攝取量可能不夠充足,有些人可能考慮使用營養補充品。李主任提醒,市面上的多醣體營養補充品種類繁多,部分可能利用廣告包裝,或因原料來源與提煉方法不同而影響純度;若有相關需求,建議應先諮詢醫師,在醫師評估下確認營養補充品是否含有專利高純度多醣體、有無臨床試驗數據支持等,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延伸閱讀】

營養不足可影響癌症治療!醫揭「提升免疫力」重要性 資深癌友親授心法

運動有益癌症患者延長壽命!醫:新研究揭關鍵數據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