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痰、悶、喘別以為老了!COPD 年奪逾 6000 命,醫示警:吸菸者罹病風險高 6.3 倍
今(19)日為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日,據衛福部統計,COPD 連續 10 年登上國人十大死因一,每年超過 6,000 人喪命。COPD 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是抽菸,國外研究指出,吸菸者罹病風險較非吸菸者高出 6.3 倍。醫師表示,肺功能一旦受損,就難以恢復,呼籲民眾儘早戒菸,以降低 COPD 急性發作與住院可能。
COPD 致病原因為呼吸道長期暴露於抽菸、空氣污染、矽、棉絮、煤及石化等有害物質環境,進而發炎,導致呼吸道阻塞,影響氣流進出。典型症狀為咳、痰、悶、喘,其餘還有疲倦、意識不清、發燒、睡不著、頭痛、昏睡等;同時也易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氣胸、呼吸衰竭、慢性肺心症等。
目前我國約有 10 萬多名 COPD 患者,但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嘉修指出,一般人會將慢性咳嗽、易喘誤以為是老化或感冒,忽略是肺功能惡化的警訊,因此實際上有許多患者未被診斷出。他表示,吸菸者是罹患 COPD 的高風險群,建議儘早戒菸,避免對肺功能產生不可挽回的傷害,且戒菸越早,肺功能下降速度越慢,也能減少急性發作與住院風險。
治療與衛教雙管齊下,70 歲老菸槍戒菸延緩 COPD 惡化
國泰綜合醫院護理部主任魏芳君分享,一名每天抽 40 支菸、菸齡 42 年的 70 歲張先生,因常出現咳嗽、痰多與爬樓梯喘不過氣的情形而就醫,後確診為 COPD,也曾嘗試自行戒菸未果。但透過醫病共享決策說明疾病嚴重度與吸菸的相關性,增強戒菸動機,再轉介至戒菸門診接受尼古丁替代療法與衛教行為輔導,一個月後追蹤已成功停止吸菸。
張先生剛停菸時,雖仍想吸菸且精神不濟,但在醫事人員鼓勵下堅持住,3 個月後追蹤已成功戒斷菸品,也不須使用戒菸貼片,現持續回診,並在個案管理師追蹤關懷,協助建立規律運動、均衡飲食習慣下,找回正常生活。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黃建華表示,電子煙、加熱菸等任何形式的菸品所含之有害物質,會傷害呼吸道的粘膜及纖維,造成咳嗽、咳痰、降低免疫力,也易惡化為支氣管炎及肺炎。若民眾、尤其吸菸者有呼吸困難症狀的警訊,應及早戒菸、尋求治療,以延緩病情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