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1952年9.0強震 日專家警告:第二波海嘯更具破壞力
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東方外海30日發生規模8.7強震,引發太平洋海域一連串海嘯警報。日本氣象廳針對北海道至和歌山的太平洋沿岸地區發布「海嘯警報」,呼籲民眾立即前往高處避難,並且嚴禁提早返家。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北海道根室市花咲在上午10時30分觀測到第一波海嘯,浪高約30公分,十勝港在10時50分則觀測到約40公分高的浪。雖然第一波影響相對輕微,但專家警告,接下來的第二波海嘯可能更具破壞力。
北海道大學名譽教授谷岡勇市郎指出,這起地震推測為板塊邊界型地震,類似1952年同樣發生於堪察加半島的規模9.0地震。當年地震曾引發超過10公尺高的海嘯,波及日本東北地區、美國西岸及夏威夷,造成重大損失。當時,許多逃往高處的居民因第一波海嘯過後認為安全,貿然返回平地,最終遭遇更強烈的第二波海嘯,造成超過2300人喪命。
Japan right now as Tsunami waves begin.
It's massive OMG#Tsunami #earthquake #Japan pic.twitter.com/tb45pYP1bc— Saurabh Yadav (@saurabhydv676) July 30, 2025
谷岡強調,這類遠震引發的海嘯持續時間通常較長,可能分成數波襲來。第一波雖不明顯,但後續波浪可能在進入淺水區後疊加放大,甚至比預測時間更晚才發生劇烈衝擊,危險性更高。
谷岡提醒,當海嘯進入較淺的海域時,由於速度減緩,將導致後波推疊成更高的浪頭,「這就是為何第二波反而更危險」。他也呼籲,避難民眾應停留在安全地點長時間觀察,絕對不要因為第一波結束就急於返回家中。
日本氣象廳亦在記者會中強調,這類來自海外的地震所引發的海嘯,警報維持時間可能長達數小時甚至超過一天。他們呼籲民眾務必嚴格遵守地方避難指引,直到氣象廳正式解除警報,才能安全返家。
目前整個太平洋沿岸,包括台灣、韓國、菲律賓、美國阿拉斯加與夏威夷皆已納入觀測與警戒範圍。儘管浪高不一,各國仍須嚴加防範突如其來的海嘯變化。
----------【相關新聞影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