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名監院、內政部 小草醫師:京華城案只為獵殺柯文哲
〔記者林哲遠/台北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遭羈押禁見,業餘的都市計畫研究者蘇偉碩醫師今日在民眾黨團召開記者會公布台北市歷來36件以都市計畫法第24條為依據的都市計畫案。他指控,柯案是一件不折不扣政治獵殺,手段粗暴而拙劣,堪稱台灣司法史上最大冤假錯案之一。
蘇偉碩今協同柯妻陳佩琪、民眾黨團主任陳智菡召開「監委指鹿為馬 司法打手圖利誰」記者會。蘇指出,在36件以都計法第24條為依據的都計案中,有4件在馬英九任內公告實施,9件在郝龍斌任內,柯文哲任內公告實施的有18件,蔣萬安任內迄今也有5件。
蘇偉碩續指,這36件都計案中包含有獎勵容積或補償容積的案件,郝龍斌任內有6件,柯文哲任內有3件,柯文哲任內另有1件是清華大學校內歷史建築所在地不列入建蔽率與容積率計算範圍。馬英九和蔣萬安任內公告的都計變更案,則都未包含容積率變動。這36件都計案,除了京華城案和台北好好看外,從未被監察院指涉違法或不當,被糾正的則只有京華城一案。
蘇偉碩表示,柯案進入司法程序起於監察院的糾正案,但其糾正理由的法律見解卻完全錯誤,也和監察院在民國99年出版的容積率專案研究報告法律見解相反,政治斧鑿痕跡太明顯。
「京華城糾正案的調查報告內容也洩漏關鍵黑手就是內政部。」蘇偉碩認為,因為內政部直接函覆監委指出京華城容積獎勵違法,讓監察院據以羅織罪名糾正台北市政府,使至今仍堅稱全依法行政的幾位高階資深公務員在檢察官高壓下認罪。
蘇偉碩批評,南港輪胎廠案都計時程獎勵容積最高可達15%,而都市更新的時程獎勵最高也才10%,顯見都委會本可自創或援引其他法規的容積獎勵項目與額度,也可依據個案具體情形增減額度,並無違反任何法律。
蘇偉碩說,所以京華城案引用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中的項目,只是都委會的專業裁量,並沒有違法適用都更法規的問題,監察院就此也只認為行政裁量不當,沒有違法的問題。這也是羈押柯文哲快一年了,檢察官和林欽榮在法庭上仍然無法明確指出京華城的容積獎勵究竟違反哪一條法條的原因。
「我看過不下40件都計容積獎勵的案子,絕大多數都沒有明確的對價」,蘇偉碩解釋,因為對價性本來就不是等價性,只是都委會對容積獎勵這一個行政處分附加的條件,他認為,應該回歸都市計畫專業審查的行政裁量過程有無合理的考慮與衡量,只要沒有明顯的缺失,最高行政法院的判決都指出要尊重行政權的行使。
蘇偉碩痛批,不知道一向高舉行政權萬歲的民進黨,為何在此案中頻頻違反自己一向的主張,只能說為了獵殺柯文哲,許多政治人物已經可以完全拋棄自己一貫的原則與主張了。
陳佩琪也說,內政部很早就計畫要如何構陷柯文哲,監委蘇麗瓊曾在台北市府服務過,蘇所提糾正文造成多少北市府公務員被牽連,呼籲蘇應該出來說清楚,到底是配合內政部一起構陷,還是被誤導。
對於上述指控,監委蘇麗瓊尚無回應。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