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不聽」!北市府拍板將拆公館圓環 苗博雅批:只會更糟
公館圓環作為連續7年車禍熱點,台北市政府交通局27日臨時召開記者會,確定於9月13日拆除公館圓環,過去作為公車專用的地下道也將填平。民團、民意代表和學生在圓環舉辦記者會,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今(28)日對此批評,表示北市府花費1億工程費,但其實僅需300萬即可完工,此外,將公車行駛位置移至地面層,完全和交通安全背道而馳。
北市府交通局27日拍板確定在9月13日拆除公館圓環、填平地下公車專用道,工程預計65天,施工時間會避開上下班通勤時間,預計11月下旬完工。
苗博雅現身公館圓環支持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表示公聽會中民團有討論出標誌改標的方案,能夠避免同側擦撞,但北市府卻一直沒有對此回覆,27日竟突擊式丟出方案,完全沒有給予大眾討論空間。 300萬諮詢和1億施工費 苗博雅不滿,台北市長蔣萬安倉促決定填平公館圓環的地下道就是「天兵政策」。民團過去提出標線的改善方案,預估花費200萬,但北市府卻花300萬諮詢費、1億工程費來浪費公帑。此外,若公車行駛的地下道真的填平,將會有300輛車跟一般車輛行駛在地面層,和當初想解決安全道路的精神背道而馳。甚至今年3月尚未宣布要拆圓環時,市府研究都認為地下道不可填平。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表示,聯盟在過去的討論中不斷提及現行圓環的設計仍有改善空間,不論路口的行人空間或是汽機車的行車動線都應該嘗試以成本較低的標線標誌改善方式,再根據施行後的實際情況做修正,以免填平公車道後犧牲路人與學生的用路權益。 車道導引線只有「出環」 聯盟提及北市府27日上午臨時召開的記者會,北市府在會中反駁民團提出的方案改善有限,甚至在道路規劃上,只願在「出環」時設置引導,但不願在「入環」時增設,這將讓路人不知如何選擇車道,只好不斷切換車道,導致交通堵塞。 跨校上課學生受影響 台師大學生會長黃莨騰表示,公館圓環是師大學生從和平校區到公館校區必經之路,學生會簡單做過調查,僅11%學生支持填平,58%學生認為應有更好解決方案。他認為,填平地下道勢必造成道路壅塞,原本可搭乘車程12分鐘公車往返校區,若是塞車,將會影響學生跨校區選課的機會。 交通局:國外案件可見標線改善效果差 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副處長黃惠如則表示,針對民團建議改善標線,8月下旬曾找專家討論,另參考美國明尼蘇達案例,顯示調整導引線初期事故有減少,但長期觀察事故量回升,長期效果約減少10.8%。
黃惠如以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案例為例,指出調整導引線長期效果歸零,研判是駕駛初期看到新東西會有回應,但久了就習慣,因此改善效果不存在。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