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衛福部長 石崇良:想做的事很多
[NOWnews今日新聞] 新任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8)日在行政院記者會後,也以部長身分與媒體見面。被問到上任後最想做的事情,他直言「想做的很多」,除了急診壅塞外,還要審慎面對關稅可能帶來的影響。
石崇良提到,關稅之於藥物供應的議題,變數仍多,因為尚未到完全定案。他說,「但不能夠沒準備」,因此接下來要盡快從頭盤點藥品韌性的部分,包括最脆弱的專利進口藥,以風險來說,因為替代性不高,要仰賴進口,因此最容易受到各國關稅影響,會是最先要盤點的。
石崇良表示,藥品約214項中有75或76項是必要藥品,會爭取2百億預算因應,並鼓勵學名藥或生物相似藥,替代未來5、6年可能專利過期的藥品。
另外也會要求藥廠,善盡提高預警部分,石崇良說,可讓我們有足夠時間因應,並掌握安全庫存,對於調度、供應平衡有更好、更為敏感的管理。
石崇良:衛福部面對的問題很多!3大韌性要因應
石崇良也坦言,衛福部要面對的問題很多,其中三個重要的議題都與韌性有關,包括醫療韌性、心理韌性和社會韌性。以醫療任性而言,急診壅塞、醫護人力的出走等,也都會有多面向的方式因應,至於三班護病比部分是否要入法,他則說,這部分會與護理團體約時間盤點,重新調整策略。
石崇良說,像是獎勵要分成真正增加護理人力,而符合三班護病比;還有關床而讓三班護病比達標等,會有所不同。
在長照方面,石崇良認為,人力問題依舊嚴峻,即便現行可仰賴外籍移工的協助,但可維持多久並不曉得,因此要未雨綢繆,首要是降低失能率,即便不得已也要縮短失能時間等。
疾管署、健保署長空缺 石崇良:會盡快確認
而在石崇良升任部長、疾管署長莊人祥也升任衛福部常務次長後,會出現2個人事空缺,他則說,因為疾管署和健保署也都是重要單位,會盡快確認,但不用擔心有空窗期,尚未有正式人選時,會有代理。
不過,在正式公布人選以來,外界對於部長之位有諸多猜測,最終公布後也給各方相當大的驚喜。石崇良則說,這樣的異動確實不在自己原先想像的規劃中,也認為,在健保不到一千天的日子,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因為健保攸關國人最重要的社會政策。
石崇良提到,健保已經三十年,也有不少問題,盼能努力讓健保永續,因此沒有想像會離開。他說,自己一向都秉持在衛生體系,到哪都一樣,哪個地方需要我們就全力以赴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