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改組幅度不夠 她批點名這4人也應下台
[NOWnews今日新聞] 行政院啟動內閣改組,人事調整涉及10個機關、16人,包括經濟部長與國發會主委換人,並有體壇明星李洋、陳義信入閣。不過,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柳采葳認為,除了這些更換名單之外,內政部長劉世芳、教育部長鄭英耀、環境部長彭啟明、文化部長李遠四位閣員也應該下台。
柳采葳在臉書指出,連續兩次大罷免的失敗,讓民進黨內部掀起尋找「戰犯」的風潮,內閣改組的呼聲持續升高。然而,除了少數表現不佳的官員,仍有多位閣員憑藉賴清德的「免死金牌」得以續任,這正是民進黨持續遠離民意的根本原因。
柳采葳首先點名劉世芳是落實台獨政策的積極執行者,從聲稱「我們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到限制中配參政權,劉世芳的意識形態立場鮮明。同時,中正路改名爭議、風災復原宣稱過快、租屋補助預算爭議頻傳等,也引起地方政府及民眾不滿。柳采葳指出,劉世芳不願下台,顯示政府更重視忠誠與意識形態,而非執政能力。
接著是鄭英耀,柳采葳表示,鄭英耀在前次長葉丙成性平爭議事件中包庇,並涉及台師大抽血事件,甚至連民進黨立委都對鄭英耀失望。鄭英耀對兩岸學術交流的反對,以及忽視基層教師權益的作法,也引發教育界不滿,但總統賴清德仍選擇慰留。
柳采葳也提到,彭啟明在七月風災後的表現也遭指責,南部縣市光電板災後清理進度緩慢,八月中旬才前往視察,才發現事態嚴重,彭啟明對光電垃圾的輕忽已造成民怨,賴清德是否仍會視而不見?
最後是李遠,柳采葳指出,李遠雖有爭取預算、推動赴中發展的經歷,但對文化產業缺乏實質建樹,補助分配偏重人脈與意識形態,缺乏文化戰略,作品難以在國際舞台競爭,李遠留任只會拖累台灣文化發展。
柳采葳強調,內閣改組的幅度能反映賴清德的反省能力,但若這些應下台的閣員仍續任,人民對民進黨政府的期待將難以提升。
資料來源:柳采葳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