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總稅收年減490億 恐5年來首見「短徵」
財政部12日公布稅收情形,前7月總稅收僅2兆3021億元,年減49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稅收表現明顯不如預期,很可能全年出現低於預算數情況,俗稱「短徵」,若今年短徵,將是近5年首見。財政部官員分析,受美國關稅戰衝擊,民眾投資、消費、購屋等信心趨於保守,加上營所、綜所稅等分期繳納措施,總稅收因而受到壓制。
為了因應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衝擊,財政部延長今年所得稅繳稅期到6月底,以及提出延分期繳納免計息等措施,使得營所稅總自繳5834.5億元,比去年成長6.21%,不過,前7月的實徵只有6356億元,年減3.6%,財政部解析,主要是實施延長分期繳納措施等,互抵後呈現下滑。
關稅不確定性,也影響投資消費信心,從證交稅、房屋相關的稅收表現不理想,可以窺探出跡象。以證交稅來說,7月稅收239億元,年減24.1%,連續5個月雙位數負成長;前7月證交稅收1394億元,雖是歷史第3高,卻較去年衰退2成,並僅達成全年預算數約一半,為51.8%。
另外,房地3稅表現也不理想,土增稅前7月稅收428億元,年減18.5%、契稅91億元,年減17.2%、房地合一稅295億元,年減19.4%。
此外,汽車關稅、貨物稅皆列入關稅談判的範圍內,市場出現降稅預期心理,買車抱持觀望態度,導致車輛貨物稅前7月稅收393億元,年減24%、車輛關稅189億元,年減23.2%。
財政部統計顯示,前7月只有綜所稅、房屋稅、牌照稅、印花稅、娛樂稅等創歷史同期新高。若今年出現短徵,是闊別5年首度出現,上一次短徵是在2020年,當時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而短徵,短徵金額為222億元。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今年稅收確實受到延分期繳納而受到壓制,外在經濟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眾多,還要再觀察證交稅與9月營所稅繳納的情形,才能確定今年是否短徵;累計前7月總稅收2兆3021億元,占累計分配預算數93.8%、占全年預算60.6%,所得稅大額稅款也已陸續入帳。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