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非吸菸者專利?2/3患者竟無抽煙習慣!醫:LDCT篩檢可降死亡率20%
台灣肺癌篩檢新趨勢:非吸菸者佔多數,早期診斷成關鍵
在全球健康議題中,肺癌已悄然成為台灣民眾的重大健康威脅。根據最新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二的肺癌患者並非吸菸者,這一數據顛覆了長期以來肺癌與吸菸密切相關的認知,顯示出肺癌風險的多元成因。此趨勢強調了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依賴傳統X光檢查的年長者而言,若能及早發現,將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預後。
專家強烈推薦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作為有效的篩檢工具。根據相關研究,LDCT篩檢可將肺癌死亡風險降低20%。台灣國民健康署建議,一般民眾每兩年進行一次LDCT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潛在問題。對於有家族史或吸菸習慣的高風險族群,更應定期接受此項檢查。
在篩檢過程中,肺結節的大小是判斷後續處理的重要依據。若結節小於0.6公分,只需定期追蹤;但若超過0.8公分,則需進一步進行切片檢查。隨著肺癌年輕化趨勢,專家建議將篩檢年齡提前至45歲,以便更早識別潛在患者。
低劑量胸腔電腦掃描在醫學界被證實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若能在早期發現並及時處理,透過手術的方式,患者存活率可達90%以上。因此,對於尚無病徵但屬高危險群的民眾,定期檢查是減少風險的關鍵。
然而,對低風險群體而言,頻繁的電腦斷層檢查並不必要。研究顯示,LDCT篩檢的陽性預測率僅約6.4%,因此不建議低風險者進行例行肺癌篩檢,以避免不必要的心理壓力。高風險族群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追蹤。
讓公眾了解肺癌篩檢的重要性,對降低肺癌風險至關重要。透過推廣早期診斷與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存活率將獲得提升。保持健康仍需仰賴個人與社會的共同努力。
延伸閱讀
失智症非單一病!早期徵兆易被忽略 醫:6個月內腦力退化快就要小心
備孕戒煙是基本功!醫揭「1營養素」缺乏恐影響胎兒基因表現 這類人更要注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