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規模研究:肥胖主因來自高熱量飲食而非缺乏運動
針對「肥胖主因究竟是吃太多還是動太少?」的長年爭議,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新研究給出了明確答案:熱量攝取過剩,特別是高比例的超加工食品(UPF)攝入,是現代肥胖流行的主因,而運動量不足僅佔極小比例。
研究團隊分析來自六大洲、34個族群、4,213名18-60歲成人的資料,涵蓋狩獵採集者、遊牧民、農民與工業化社會成員,橫跨各種飲食與運動型態。團隊測量總能量消耗(TEE)、活動能量消耗(AEE)、基礎代謝(BEE),並評估體脂率與BMI。經過體型、年齡與性別調整後,結果顯示工業化國家雖普遍較高能量消耗,AEE(運動能量消耗)實則不低,但肥胖與體脂肪率依然較高。
加工食品的攝取比例才是重點
進一步分析發現,總能量消耗與肥胖相關性極低,僅解釋10%的肥胖風險;反觀超加工食品的攝取比例,與體脂率呈正相關。這些食品因高熱量、易入口、營養組成與加工方式,會干擾人體飽足感與食慾調控,導致過度攝食與脂肪堆積。
研究強調,雖然運動對維持健康、預防慢性病和促進心理健康仍至關重要,但解決肥胖危機必須以減少高熱量、超加工食品攝入為核心策略,並呼籲進一步探究不同食品加工對人體代謝與肥胖機制的影響。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 DΛVΞ GΛRCIΛ from Pexels(CC BY 4.0)
圖片來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CC BY 4.0)
參考論文:
1、Energy expenditure and obesity across the economic spectrum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顯示全部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