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者THAAD賣到缺貨!全球戰爭帶旺飛彈供應鏈 美軍要洛馬增4倍產量
西方的飛彈製造商近期訂單暴增,愛國者飛彈、終端高空防禦系統(THAAD)和響尾蛇飛彈的需求強勁,帶動洛馬公司和RTX等防務巨頭的業績持續成長。美國陸軍甚至要求將愛國者飛彈的產量提高4倍,以應對需求激增。持續延燒的俄烏戰爭和中東衝突快速消耗西方飛彈的庫存,加速各國補充飛彈並擴大產能,帶動整條飛彈供應鏈的持續繁忙。
華爾街日報報導,現在正是經營飛彈生意的好時機。多家西方製造攻擊性飛彈和防禦性攔截器的公司表示,近期接獲大量的新訂單,「愛國者」(Patriot)防空系統、終端高空防禦系統(THAAD,俗稱「薩德」)還有「響尾蛇」(Sidewinder)飛彈的需求強勁,讓洛馬(Lockheed Martin)公司和RTX等防務承包商的業務繁忙,即使其他業務線表現低迷。
洛馬公司22日表示,負責生產愛國者飛彈和THAAD系統的「飛彈與火力控制部門」第2季的銷售額年增11%。RTX旗下的雷神(Raytheon)部門營收則成長8%,主要受惠於愛國者系統和另1款地對空飛彈「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的銷售提升。
美國陸軍已要求洛馬公司將愛國者3型飛彈(PAC-3)的產量提高4倍,公司預計今年稍晚的武器訂單積壓量將創新高。另外,雷神截至6月底的積壓訂單也高達635億美元,因為美國海軍簽訂的新船艦用SM-3飛彈和AIM-9X響尾蛇飛彈合約,而進一步增加。
RTX財務長米奇爾(Neil Mitchill)指出,飛彈需求非常穩健,與歐洲客戶的談判仍在持續,他還強調:「這也是我們持續投資(飛彈)的原因。這些產品非常複雜,且多需要長期前置準備。」
近年來,美國持續囤積飛彈,以強化在太平洋地區對中國的防禦態勢。不過,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飛彈防禦專案研究員倫博(Wes Rumbaugh)指出,烏克蘭及中東的持續戰事已大幅消耗西方飛彈庫存。
倫博表示:「近期,飛彈需求的激增對美國工業基礎帶來壓力,因為這些突然爆發的衝突出乎預期。他們發出了非常強烈的訊期信號,但長期的問題在於,這些投資是否能轉化為可持續的資金挹注。」
而且,飛彈需求的熱潮也與美國國防工業其他困境形成鮮明對比。洛馬公司本周意外宣布,因為大型戰機和直升機專案認列高達18億美元的減記損失,其中最大虧損來自它專門研發先進武器和飛機的「臭鼬工廠」(Skunk Works)部門,這項專案去年也曾認列5.55億美元的虧損。
現在,飛機製造商正面臨訂單變動和研發成本超支的挑戰,造船廠則難以控制建造成本,無人機戰爭也正在改變各國裝備軍隊的方式。雖然如此,飛彈需求的激增仍為整條軍火供應鏈注入動能。防務承包商諾格(Northrop Grumman)公司表示,預計到2029年,它的年產固態火箭引擎數量,將從目前的1.3萬具增加至2.5萬具。
歐洲最大飛彈製造商「歐洲飛彈集團」(MBDA)也為它的三家上市持股公司——英國貝宜系統(BAE Systems)、空中巴士(Airbus)和李奧納多(Leonardo)——帶來豐厚收益。目前,MBDA在BAE總訂單簿(445億美元)中的占比已達13%,高於俄烏戰爭爆發前2021年的6.5%。
另外,今年第1季,挪威軍工大廠康士伯(Kongsberg)的成長動能也來自飛彈和防空系統的交付量增加,目前它的飛彈和防空系統訂單積壓已超過84億美元,對美國出口的海軍打擊飛彈業務尤為可觀。
顯示全部
留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