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快樂是有方法論的嗎?專家揭「最幸福的人」會實踐 10 個日常習慣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07月23日06:27 • 發布於 07月23日04:00 • 支琬清

「快樂」是有辦法穩定獲得的嗎?美國幸福學家潔西卡.魏斯(Jessica Weiss)研究超過 15 年,訪談來自不同收入層與生活背景的數千名受訪者,總結出「真正快樂的人」共同實踐的 10 個日常習慣。這些人並不依賴一夜爆紅或一筆巨額獎金,而是透過每天一點一滴的練習,累積出穩定、持久的幸福感。

重視友情

快樂人士會把友情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是「有空再約」的選項。他們注重與朋友一起從事有意義的活動,而非只是應付性的寒暄。這種相處模式,能加強歸屬感,讓人感受到被支持與連結的重要性。

建立社群連結

當壓力大或情緒低落時,快樂人士不會選擇孤立自己,而是主動向外尋求連結,例如幫助別人或參與社區活動。透過建立並維持這些社群關係,他們能感受到更多生活的意義與價值,進而增強心理韌性並提升幸福感。

設立明確界線

快樂人士知道每天至少需要 2 至 5 小時的自由時間來獲得最佳幸福感。他們會主動劃定工作與私生活的界線,保護「屬於自己的時間」,不輕易被外界打擾。這種界線感,能幫助大腦從持續的壓力中抽離,回到真正的放鬆狀態。

管理自身能量

除了時間管理,快樂人士更懂得「能量管理」。他們會觀察自己的精神高低起伏,把需要高專注度的任務安排在精力旺盛的時段,將輕鬆、創造性或例行性活動放在能量較低時完成,這讓他們的生活節奏更符合自己的身體狀態,而不是強迫自己違反生理狀態。

策略性休息

許多人休息時會選擇滑手機、追劇或躺平,但快樂人士會根據當下的疲勞狀態選擇最合適的休息方式。例如,精神疲憊時會透過運動舒緩;若是長時間分析後感到腦力枯竭,則會透過創作或手作等方式進行恢復。這種「針對性」的休息習慣,有助於真正重啟身心能量。

從事創作活動

投入創作活動,如寫作、烹飪、繪畫或園藝,不僅能激發想像力,還能提高愉悅感。根據魏斯觀察,快樂人士並不執著於成果的好壞,而是享受過程中的自由與樂趣。即使只是畫出一張「很糟的水彩畫」,大腦也會因此得到正向刺激,遠勝於無意識的滑手機。

勇於深度鑽研

快樂人士從不壓抑對某事物的熱愛,他們會盡情談論、投入或研究那些讓自己眼睛發亮的事物。例如迷戀漫畫、收藏模型,還是熱愛登山與咖啡器具,這種全心投入的「鑽研」精神正是每天快樂來源之一。

擁抱微小連結

研究顯示,與陌生人短暫交談,如和咖啡店店員互動,或是在公園小聊,都能顯著提升心情與幸福感。快樂人士樂於把這些「微小連結」當成生活小驚喜,並透過這些互動讓心情更愉快。

細細品味美好事物

快樂人士懂得「慢下來」欣賞生活中的小細節,例如一杯咖啡的香氣、夕陽的色彩,或是和寵物相處的溫暖。透過慢慢體會這些美好,他們能加強大腦對快樂的記憶與感知,進而放大幸福感。

追求進步

快樂人士會在生活中設定小目標,並在每次達成後慶祝,不論進步多小,都是值得驕傲的里程碑。他們相信,「持續前進與成長所帶來的滿足」比單純追求終點來得更加長久、穩定。

魏斯認為,幸福不是一個終點或瞬間的燦爛時刻,而是一串如燈泡般的小亮點,日積月累才能點亮生活。

資料來源:CNBCelespanol;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

延伸閱讀

花錢真的買不到快樂嗎?專家:這 8 種消費,會讓你幸福感滿滿!
職涯只能麵包、熱情二擇一?工作想做得久、做得甘願,你需要這 4 個關鍵條件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吳怡霈狠戒「3食物」身體出現「驚人變化」!貼文瘋傳上千次成熱門話題

Styletc
02

煮過的蘋果水竟比直接吃更養生?中醫師大推這幾種煮法→養脾胃、助瘦身還能美容!

女人我最大
03

洗手台髒污別硬刷!做對這1招,清潔省力、壽命多3年

100室內設計
04

吳速玲「抗餓食譜」曝光!身上「吐司小包」被問翻,Longchamp爆款手袋價格意外親民

女人我最大
05

上床後翻來覆去超過 20 分鐘才能睡著?半夜常從夢中驚醒?你需要這 11 個快速入睡並睡飽覺的小技巧!

GQ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