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揭露責任升級!TEJ講座聚焦IFRS S2、TNFD與風險評估應用
隨著IFRS S2於2024年正式發布,全球企業面臨更高標準的氣候風險財務揭露壓力,台灣經濟新報(TEJ)於7/4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辦「2025 ESG講座: ESG永續揭露實務分享 」,吸引眾多金融業、製造業及永續管理相關單位參與。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國立台北大學商學院 黃啟瑞院長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 葉欣誠教授,針對IFRS S2揭露與 TNFD的台灣資料應用,提出關鍵觀點,提醒企業重視未來永續管理的評估與揭露責任。同時,TEJ亦針對TCFD轉型風險情境分析與實體風險評估進行案例分享,強調除了營業據點的風險評估以外,交通運輸系統如國道亦或省道,可能成為氣候災害造成營運損失的關鍵重點,未來企業應高度關注。
✨延伸閱讀:實體風險不容忽視!如何進行實體風險災害損失評估,降低金融業風險?
台北大學商學院院長 黃啟瑞教授主題演講[IFRS S2上路,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責任升級]
黃院長深入解析IFRS S2標準的國際架構與台灣接軌現況 ,剖析未來兩年台灣金融業與上市櫃企業面臨的準則實施挑戰。他提出:「企業不只要揭露『什麼發生』,更應說明『為什麼重要』與『下一步怎麼做』」,強調氣候揭露不應只是形式回應,更因轉化為內部治理與策略執行的具體行動指標,才能真正落地。
TEJ方順逸協理主題演講[氣候相關投融資信用風險與市場風險之評估演示]
方協理以實例說明TCFD轉型風險情境分析的流程,從碳費設定、情境選擇(NGFS),到信用風險與市場風險的量化評估,最後提出預期損失。方協理強調:「碳排資料的正確性與模型設計,是預估風險損失的關鍵」。
台師大永續所 葉欣誠教授主題分享[如何運用台灣的資料提昇TNFD的揭露品質]
葉教授以多年空間資訊與生態資料研究經驗,深入淺出說明如何應用本地開放圖資(如TGOS、農業資料開放平台)結合TNFD架構中的LEAP方法,進行自然風險揭露。
他強調,企業應從空間面識別與其營運交會的自然環境與生態敏感地區,審慎評估對生物多樣性與水資源的依賴與衝擊,並及早規劃調適與因應措施。
TEJ饒雲韶分析師主題分享[從座標到決策:空間資料在氣候與自然風險評估中的實踐]
饒分析師介紹TEJ高解析實體風險評估架構,透過5×5公尺格網的GIS圖資,對淹水、坡地與乾旱三大風險進行細緻分級與量化 。除了營業據點的災害評估以外,下一階段應關注到交通運輸路線的遭遇實體災害對於企業營運帶來的損失。
TEJ同時也以資料庫專長收錄與解讀台灣各項GIS圖資,可以更完整判斷企業面臨的TNFD自然相關實體風險,進而提出完整的永續因應策略。
讓TEJ ESG永續發展解決方案,與您一起面對永續發展的挑戰!
面對全球監理趨勢與ESG揭露要求升級,企業唯有及早建立數據能力,盤點營運據點與供應鏈風險,方能在未來永續金融浪潮中站穩腳步。TEJ持續為金融業提出TCFD與TNFD解決方案,並透過專業的資料與評估工具,協助企業在永續發展及永續金融上走得更穩更遠。
了解更多TEJ的產品與服務,請參考TEJ ESG永續發展解決方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