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赴立院報告台美關稅談判 卓榮泰:協議文本送國會、提衝擊影響評估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赴立法院報告「台美關稅談判之進程、方針、原則及台灣產業可能遭受之衝擊影響評估」並備質詢,根據書面報告,卓揆表示,我方談判目標是爭取更合理稅率,並一併磋商針對半導體產業的「232條款」,努力爭取不以疊加既有稅率方式計算。一旦與美方達成協議,行政團隊會立即向國會與社會完整說明協議內容,並將完整協議文本送交國會審議,也將同時提出衝擊影響評估。
卓揆指出,我方自4月初積極與美方展開談判,歷經四輪實體及多次視訊諮商,每個階段皆有持續性的正面進展。美方由美國貿易代表署主責,必要時邀請商務部及其他單位參與。我方亦多次會晤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就台美經貿戰略夥伴關係進行整體性意見交換。
卓揆說明,台美逆差近年陡增,是因我方業者因應美中貿易戰回流台灣及赴美投資,加上近年美國AI產業擴張對伺服器需求上升導致。而對於非關稅議題,美方在談判過程對我提出關切時,我方以維護國民健康為原則,並在符合科學證據、國際標準、國際經貿規範求取平衡,持續與美方協商。
在對美採購部分,卓揆指出,台美基於糧食安全、能源安全考量,盼增進自美採購黃豆、玉米、小麥、石油、天然氣等農工產品;投資部分,台美產業長期互補,近年雙方投資關係熱絡,皆認為擴大雙邊投資可增進彼此共榮發展,打造促進及便捷跨境投資的最佳環境。
對總體影響評估,卓揆提及,美方7月31日宣布將台灣對等關稅稅率從原先4月2日32%調降至20%,經政府委託智庫進行估算,對我國出口、產值、GDP 及就業的影響較4月初的衝擊評估減緩約5成。
據勞動部統計,截至今年8月15日,通報受關稅影響實施「減班休息」事業單位共7家,人數為2388人,主要行業有機械設備製造業、金屬製造、其他運輸工具(如軌道車輛、航空器、電動代步車等)及其零件製造業等,政府持續積極關注受影響情形。
在產業衝擊,工業包括工具機、手工具、水五金、重電、塑膠製品;農產品為蝴蝶蘭、毛豆。卓說,政府已在韌性特別條例中規劃產業支持方案930億元,在特別預算通過前,已責成各部會「移緩濟急」給予產業必要支持,在接下來提出的韌性條例修正案中也預編200億元,盼朝野立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