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選擇影響肺癌機率 「高品質飲食」可降35%風險
美國《Frontiers in Nutrition》期刊刊登一項追蹤超過10萬名5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8年的大型研究顯示,飲食品質最高的族群比起飲食品質最差的人,罹患肺癌機率降低35%,肺癌死亡率更少了29%。
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專頁中表示,這項研究的人員不僅分析參與者攝取的卡路里總量,更深入評估他們攝取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品質,結果顯示,飲食防癌不在於少吃或節食,而是選擇正確的食物種類。
研究團隊提出的「三大營養素品質指數」包含三個主要面向:碳水化合物品質指數、脂肪品質指數及蛋白質品質指數。在碳水化合物方面,研究建議選擇全穀物、糙米和燕麥等富含纖維且升糖指數較低的食物,避免精緻糖、白麵包和甜飲料。
在脂肪品質方面,研究指出橄欖油、魚油和堅果中的健康脂肪酸能保護細胞,應避免反式脂肪、炸物和奶油等不健康脂肪來源。至於蛋白質品質,研究顯示魚類、豆類和白肉是較佳選擇,而紅肉和加工肉品則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科學家發現,高品質飲食不僅能預防癌症,還能改善免疫系統功能,減少慢性發炎,甚至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修復DNA的酵素活動增加。這項研究結果顯示,日常飲食選擇可能比傳統認知中的藥物更能有效預防肺癌。
研究結論強調,真正有效的肺癌預防策略不僅包括戒菸和避免二手菸,更應重視每日飲食品質。透過選擇健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來源,可為肺部健康築起有效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