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糖友不能只看糖化血色素!「連續血糖監測儀」助防低血糖、控各數值

今健康

發布於 2024年11月05日23:13

糖尿病監控血糖是重要課題,不過許多糖友往往只重視有如大考、約每2-3個月到醫療院所檢查一次的糖化血色素,卻忽略了有如每天日常小考的空腹血糖、飯後血糖、隨機血糖等,長期下來恐怕控糖不利,甚至低血糖帶來危險。

糖友大考過了但小考沒過?
小心別讓健康被「當掉」。

50%糖友面臨健康被當掉的風險?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醫師表示,即便糖化血色素達標「大考」通過,還是將近有50%的糖友會受到心臟疾病、腎臟疾病等風險。有如健康「被當掉」,因為「小考」沒過。

監控血糖不能只看糖化血色素:
醫師說明,糖化血色素是反映過去三個月的平均血糖狀態,但無法從中了解每天的血糖變化,這也是為什麼除了糖化血色素,日常也需測量空腹血糖、飯後血糖、隨機血糖,若日常這些血糖數值忽高忽低,也會造成血管損傷、引起併發症。

治療期間也要留意低血糖風險:
另一方面,糖友服用藥物或胰島素治療時,也需留意夜間、清晨低血糖風險,低血糖難察覺,有如抽考一般,輕者出現冷汗、心悸,嚴重則會有心血管疾病、昏迷、甚至是死亡風險。

控糖2大考驗:
不知道怎麼控、不知道當前數值。
引起日常血糖忽高忽低、或者難注意到低血糖的原因,除了剛確診糖尿病而不清楚飲食及作息方式外,養成每天監測血糖的習慣也是個考驗。現已有「連續血糖監測儀(CGM)」可幫助控糖,這也是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都該使用的儀器,尤其正在進行胰島素治療、有低血糖風險者,以利監控血糖、預防低血糖發生。

#CGM #連續血糖監測儀 #連續性血糖監測儀 #血糖 #高血糖 #糖尿病 #黃建寧 #杜思德 #陳榮福 #王治元 #歐弘毅

連續血糖監測儀(CGM)
戴在手臂上就能24小時控糖

輕巧、軟針、配戴方便: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杜思德醫師說明,「連續血糖監測儀(CGM)」是一種配戴式血糖監控儀器,大小視品牌通常約如50元般,前端為短小的軟針,可配戴於手臂上,並透過APP時時監控血糖數值。

可紀錄、監測數值、還有安全警示: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陳榮福醫師也表示,在APP上不僅能詳細紀錄用餐品項,也能了解當餐的血糖數值,也會顯示血糖上升或下降符號,方便了解當前狀態。還可以顯示「安全區間(TIR)」,並用簡單易懂的紅綠燈顯示,血糖值在正常範圍內(70-180mg/dL)會顯示綠燈,過高則會出現黃燈,過低則為紅燈,理想目標是一天約七成時間亮綠燈。而且還有親友端APP,家人方便一起提醒照護。除了能24小時連續監控血糖波動外,當血糖過高或過低時也會發出警報,這意味著用餐時就能了解是否超標,就像小考寫錯馬上知道一般。

#CGM #連續血糖監測儀 #連續性血糖監測儀 #血糖 #高血糖 #糖尿病 #黃建寧 #杜思德 #陳榮福 #王治元 #歐弘毅

連續血糖監測儀(CGM)
有助糖友大考、小考全通過!

4大益處:
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治元醫師表示,CGM結合科技及述據管理運用,實際對糖友帶來的好處,可包括瞭解血糖一整天的變化、找出波動原因。以及警報預防過低或過高所帶來的危險,尤其是低血糖。安全區間的「血糖紅綠燈」也讓人一目了然,方便隨時調整飲食生活習慣。而數位平台與親友端APP除了方便提醒及照護外,也有利提供給醫師數據調整治療。

#CGM #連續血糖監測儀 #連續性血糖監測儀 #血糖 #高血糖 #糖尿病 #黃建寧 #杜思德 #陳榮福 #王治元 #歐弘毅

她一餐兩碗飯血糖超標!
CGM助調整飲食成功降糖。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醫師也分享成功案例,一位77歲的糖友,罹患糖尿病10年,仍然無法戒掉每餐2碗飯的習慣,導致糖化血色素高達9.1%。在考量並安裝CGM之後,她可以看到自己每餐飯後血糖飆升,於是改採大量蔬菜、酌量蛋白質、少量白飯,並積極運動。三個月後糖化血色素成功降到7.1%!

他穩控糖化血色素卻屢急診,
CGM助揪低血糖調整治療!
另一案例,68歲的糖友,罹患胰臟癌切除約80%的胰臟,術後須以胰島素控糖,檢查時糖化血色素低於7%控制良好,但卻屢屢半夜低血糖急診。在經使用CGM後發現,原來問題出在餐後低血糖,調整胰島素劑量後不僅改善了低血糖,也提升TIR數值50-60%。

助糖友大考、小考全通過,
穩坐「控糖資優生」!
CMG有利提升糖友更精確、更安全、更自主、更便利的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有助糖友長期穩定的控制血糖,達到真正控糖目標。不只大考糖化血色素通過,每天的日常小考各項血糖數值也通過,扎扎實實的成「控糖資優生」!

《延伸閱讀》

.4種血糖數值,到底看哪個?醫教看時機與功用,留意細節護健康。

.糖尿病其實也能很長壽!9旬糖友這樣過。4關鍵:未必要去大醫院。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