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每年近視+100度?醫師提醒出現「三低一歪」是警訊!家長如何提早察覺很重要
隨著平板、手機和電腦成為孩子日常不可或缺的工具,兒童近視問題正快速惡化。根據醫師提醒,近視並不只是「看不清楚」這麼簡單,而是眼球結構正發生改變,一旦眼軸增長就無法逆轉,度數只會越來越深。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缺乏戶外活動、光線不足,以及遺傳,都是導致近視快速惡化的關鍵因素。爸媽若忽略這些徵兆,孩子可能從小學時就一路加深,長大成為「高度近視族群」,甚至增加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等眼疾的風險。
為了提升社會大眾對學童視力健康的重視,帶領家長與學童正確了解近視的成因與防護之道,鏡片品牌─法商依視路陸遜梯卡(EssilorLuxottica)特別在暑假結束前夕、即日起至8/31 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一樓舉辦《視覺星球挑戰》沉浸式互動體驗活動,透過五大視覺行星闖關遊戲,讓學童在太空探險的多元情境中,透過手眼腦並用認識近視成因及如何守護自己的未來視力。闖關中結合視力教育與視力科普知識,包括眼軸模型拉拉看、體驗近視模糊視界、生活用眼小偵探、鏡片黑科技互動實驗等,讓孩子及家長從不同角度了解近視對學童生活學習上的影響、以及最新的鏡片黑科技如何有效矯正近視狀況。活動全程免費參加,闖關成功還可以兌換手作望遠鏡,很值得父母趁開學前帶著孩子一同來從小建立用眼的正確知識與習慣。
柏克萊來眼科院長林億倫醫師也提醒,暑假過後家長應特別注意孩子是否出現「三低一歪」的狀態:看東西低頭瞇眼睛、看書寫作業頭愈低貼愈近、習慣光線不足時低頭用眼、以及歪頭看東西,這些動作頻出現往往就是近視正在發生的警訊。麻省理工學院雙主修畢業高材生Janet 也提到自己一度被老師質疑學習能力有問題!從小因為高度近視上課總是寫0畫圈圈,就醫後才發現 “看不清楚” 竟是影響學習主要關鍵,呼籲及早重視孩子「能改變的機會」。
「近視,其實不單純只是視力與清晰模糊的問題,而是眼球結構正在發生改變。」柏克萊來眼科院長林億倫醫師指出,學童近視的根本成因與「眼軸增長」密不可分。正常眼球長度約為 23.5 毫米,但隨著近視加深,眼球會像氣球一樣被撐大拉長,當影像無法準確落在視網膜上時,視覺便出現模糊。
問題是一旦眼軸變長就無法逆轉,視力也就無法回復,因此避免眼軸增長是做好近視預防的重要關鍵。造成眼軸增長的主因包括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缺乏戶外活動、光線不足,以及遺傳體質等」,若沒及時介入矯正,小學學童每年平均近視度數會增加約 75~125 度;國中平均每年增加 50~100 度,高中則是 50 度左右。換言之一名國小三年級近視 100 度的孩子,若未加留意任憑發展,成人時可能難逃近視超過 500 度、成為高度近視族群的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