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Q專訪】一手塗鴉、一手種花,藝術家 YOICHIRO UCHIDA 內田洋一朗:「我描繪文字,同時也試著抗衡文字的意義。」
只要你是個長期關心時尚潮流或設計生活的愛好者,日本藝術家YOICHIRO UCHIDA(內田洋一朗)招牌的塗鴉文字肯定會出現在某個你所鍾情(或在意)的東西上。
他曾與The North Face、Beams Japan、LOOPWHEELER、Loro Piana跨界合作、與DAZN × SOPH.進行三方聯名、與Nike合作東京奧運相關商品;解構女王阿倍千登勢的sacai和搖滾詩人宮下貴裕的TAKAHIROMIYASHITA TheSoloist都指定與他合作;Fritz Hansen的家具、PARCO百貨、日本職棒福岡軟銀鷹(SoftBank Hawks)⋯⋯從高端精品到潮流名家、從生活選品、公司行號到體壇,YOICHIRO UCHIDA標誌性的手寫字橫跨各種領域與產業,可謂是寫出自成一派的多元宇宙。
隨著2025 GQ STYLE FEST潮流文化祭開幕在即,YOICHIRO UCHIDA也將他的首次海外展覽獻給GQ,不但將以藝術家身分親臨現場,更加入由「奇想會」(Whimsy Works Gallery)共同創辦人陳柏霖擔任策展的「奇想界」專區,同時也宣布接下來會在奇想會舉辦為期近一個月的首場海外個展,將他那廣受全球時尚潮流界與設計圈所青睞的詩意書寫帶給台灣觀眾。
趕在2025 GQ STYLE FEST潮流文化祭與個展來臨之前,GQ也率先獨家專訪到藝術家本人,來看看這位一邊種花又一邊寫字塗鴉的創作者,對於自身藝術之路的看法與見解:
GQ: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想成為藝術家是在什麼時候?內心那股推動你進行創作的火花與熱情從何而來?
YOICHIRO UCHIDA:其實我心中從來沒有一個念頭是「我想成為一位藝術家」。 我現在的「字」會變成這個樣子,是有一段過程的。
我在高中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23歲時回到日本福岡,在父親經營的洋蘭專門店工作,不過,雖然號稱洋蘭專門,實際上主要還是販售蝴蝶蘭等一般蘭花,最大宗的生意就是配送用於祝賀場合的蘭花。
老實說,這份工作讓我提不起勁。
做了幾年後,在某次採購時接觸到一位花農,他出於興趣,培育了許多「原種蘭」,我被這種花的魅力給深深地吸引。於是,我一改原本以白色蝴蝶蘭為主的店,180度轉型為販售原種或原種系的蘭花為主,並以「PLACERWORKSHOP」的名義重新出發。
然而,這些原種蘭,與之前的販售的「主流蘭花」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導致客人流失,營業額自然下滑。生意冷清、門可羅雀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就在店裡一直發呆,看著白牆,突然有種強烈的衝動——想要畫點什麼!於是我開始隨手把當下的心情亂寫、亂畫,沒想到這樣的塗鴉行為能夠修復我鬱悶的心情。反正客人一直不來,我乾脆一直畫到整面牆、甚至天花板和地板,全都被我的塗鴉覆蓋了。整間店的白牆全都變成一片黑。
正好那時有本雜誌正在做「福岡特輯」,我的店也因此被報導出來,許多客人重新上門,甚至有機會在東京、神戶等地舉辦快閃活動。可能因為對我在牆上的塗鴉很有印象,後來竟然有人因為這些塗鴉來找我合作,於是我開始接到與「文字」相關的工作,而一路發展到今天。
所以,說實話,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想要成為藝術家」,現在也不覺得自己是「藝術家」(笑)。
GQ:早期你曾以「MOGNO6.」之名進行各領域的創作與探索,有沒有哪件早期作品或事物至今仍對你意義非凡?
YOICHIRO UCHIDA:最早PLACERWORKSHOP偶然受到大眾關注時,我還是把蘭花當主業,因此漸漸從某個時期開始,我就有種想要把蘭花工作和自我創作區分開來的心情。
MOGNO.6這個名字,原本其實就是從「Monochrome Graffiti Number Six」而來的,「Monochrome Graffiti指的是單色的塗鴉,而Number Six則是取自蘭花花瓣的數量——六片。
因為當時基本上還是以蘭花相關的事物為核心,所以我常常會從學術書籍裡挑出一些喜歡的詞句,然後把它們塗鴉下來。有時候甚至會把那些字變成包裝蘭花的包裝紙,總之就是一直在做和蘭花有關的事情。
如果提到早期的作品,我曾以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著作中提及「大彗星風蘭」(Angraecum sesquipedale) 和「馬島長喙天蛾」(Xanthopan morgani)這兩個物種「共同演化」一事為題材,做過相關作品,因為我覺得它和蘭花與文字之間的關係很相似。這件事直到現在依然對我來說是特別的。
(編按:大彗星風蘭的花管與馬島長喙天蛾的口器二者的長度密切吻合,證實二者對彼此的專一依賴性,即便互為不同物種卻也共同演化。)
GQ:留學時期,美國街頭的塗鴉文化影響你至深,如今你也以招牌的手寫字風格深植人心,你會如何解釋「手寫字」的魅力?
YOICHIRO UCHIDA:魅力嗎?該怎麼說呢⋯⋯或許是因為我所描繪的文字本身帶有某種情感吧。 我確實是盡量想把當下的心情,毫不修飾地直接放進去。好比現在回頭去看當初花店生意慘淡的時候,當下我的確是把我所看到的牆壁、聞到的氣味、感受到的空氣氛圍⋯⋯用最直接、最坦率的心情去描繪, 所以作品裡自然就帶有那樣的真實感受吧。
GQ:在創作過程中,你最重視的媒材、元素、概念,或個人偏執是什麼?能否以某件作品來為我們說明?
YOICHIRO UCHIDA:這樣說或許不太恰當,但,文字就是文字。一個單詞就有它的意義,文字本身當然也有意義。某一次,我在白色畫布上用黑色顏料作畫展出時,自然有觀眾會問:「這上面寫的是什麼?」——這很合理,因為那是文字嘛(笑)! 但對我而言,卻覺得有種違和感。
正是從那份違和感開始,我才萌生了想要脫離「文字的意義」這件事的念頭⋯⋯這樣解釋起來是不是讓人有點難以理解呢?哈哈。
或者這樣說吧,我開始嘗試不去「描寫」文字,而是透過在文字周圍上色,以不直接書寫文字的方式來表現。2021年在CIRCLE THE GALLERY舉辦個展時所發表的作品,就是透過表現背景來調和我與文字「意義」之間的關係。
從那之後的創作裡,我也持續延伸這樣的實驗:讓文字超出畫布的邊界,或只留下詞語的一部分。一直以來,我都在與文字的「意義」抗衡。
GQ:這次你在「奇想會 x GQ Style Fest」合作的「Whimsy State University」(奇想州立大學)中,會為觀眾帶來什麼樣的藝術概念或作品?
YOICHIRO UCHIDA:這將會是我第一次在海外舉辦展覽。因此,我會以「自我介紹」的概念來進行策展內容。
GQ:除了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你認為藝術家能夠完成一件藝術作品,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麼?
YOICHIRO UCHIDA:嗯嗯,是什麼呢⋯⋯大概就是坦率的情感吐露吧(笑)。
GQ:最後,你認為「藝術」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人類何以需要藝術的存在?這件事的價值或美好應該如何被定義與流傳?
YOICHIRO UCHIDA:或許是「讓人更像人本身的留白」吧。所謂美的定義其實一直在搖動,會隨著關係而改變,也會因為不同觀眾各自不同生活經驗而改變,它並不是一個普遍固定的東西,更像是一種超越語言的存在,被當下的創作者承接、更新,再交付給下一個世代。
好難形容啊(笑)。
潮流玩家注意!GQ 全新打造三個潮流倉庫,即將登陸松山文創園區
2025 GQ 潮流文化祭萬人潮流盛會去年有多好玩?帶你再次回顧精彩花絮,這次走過、路過,就是不要錯過!
★ 期間限定早鳥票 85 折優惠即將完售,馬上入手: https://pse.is/7s3q4e
Beyond the game! 動起來,潮有態度!
〔 2025 GQ 潮流文化祭精彩活動 〕
★《音樂舞台》|潮流嘻哈音樂舞台每日 8 小時狂歡不間斷:頑童 MJ116、小樂 吳思賢、ARKis 持續更新中……
★《潮流品牌》|嚴選海內外潮人必逛品牌區:CODY SANDERSON、ANOWHEREMAN、KlassiC. 持續更新中……
★《藝術互動展覽》|陳柏霖 領軍策展、國際藝術家展演、潮流實驗室全面引爆視覺
★《潮流美食》|人氣排隊名店集結、推出限定美食餐點
★《互動能量場》|明星籃球運動會、電競 PK 賽、啦啦隊見面會、潮流運動體驗、GQ Style Fest 限量聯名商品
★《潮流菁英特區》|尊享專屬空間、人氣特色餐酒、客製燙印體驗
〔 活動資訊 〕
• 活動時間|2025.08.30(六)- 08.31(日)12:00 – 20:00
• 活動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3-5 號倉庫(近國父紀念館站)
• 活動售票|6/18 早鳥票、6/26 全票種開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