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寶適市占撐不住?寶僑推中國製高檔尿布Bumbum應戰
《路透》周一 (25 日) 報導,美國消費品巨頭寶僑 (Procter & Gamble, P&G)(PG-US) 正透過目標百貨 (TGT-US) 通路銷售一款中國製的奢華嬰兒紙尿布品牌「Bumbum」,產品主打蘆薈浸潤與雲朵般柔軟觸感。此舉凸顯寶僑在旗下暢銷品牌幫寶適 (Pampers) 與 Luvs 市場占有率下滑之際,尋求新成長契機的努力。
這一舉動在美國市場相當少見,因為寶僑大部分在美國販售的產品都是在地生產。目標百貨今年初宣布將更新嬰幼兒用品陣容,Bumbum 便是其中一環,但當時未透露製造商。寶僑後續證實推出此品牌,強調是補充幫寶適與 Luvs 的產品策略之一。
中國製尿布攻美市場
Bumbum 在目標百貨的定價比同樣來自中國的高端品牌 Millie Moon 略低,一片僅 27 美分,相較幫寶適 Pure 的 37 美分更具價格競爭力。寶僑選擇由中國生產再輸入美國,反映出進口品在成本上較具優勢,而關稅導致美國本土製品價格更高。
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幫寶適在美國 54 億美元的嬰兒紙尿布市場仍居龍頭,但市占率自 2022 年的 32.5% 小幅下滑至 2024 年的 32.3%;Luvs 則從 2019 年的 9% 降至 2023 年的 6.9%。寶僑過去 18 個月多次在財報會議中坦承,嬰兒事業銷售表現疲弱。
分析人士認為,寶僑可能藉由在目標百貨測試 Bumbum,之後將部分功能或特色融入美國本土生產的幫寶適系列。競爭對手金百利 (Kimberly-Clark)(KMB-US) 去年也推出號稱「雲柔」的平價 Snug & Dry 尿布,使用中國的研發與供應鏈團隊,凸顯中國製產品正快速追趕。
競爭加劇與關稅挑戰
近年來中國製尿布品質大幅提升,加上中國政府補貼與勞動成本低廉,使產品能壓低價格。根據 ImportYeti 數據,來自中國的尿布進口量在截至今年 4 月的兩年間成長超過三倍。專家表示,中國製與美國製尿布已無明顯品質差異,價格優勢正逐漸改變消費者偏好。
不過,隨著美國對中國商品課徵關稅,價格壓力可能進一步轉嫁給消費者。寶僑高層上月已指出,公司部分漲價與關稅有關,而嬰兒汽座、嬰兒車等中國製嬰兒用品也受到影響。雖然目前零售通路仍在消化舊庫存,秋季起新一波漲價恐將浮現,可能迫使消費者轉向更便宜品牌。
目前在美國市場上,包括 Zuru Edge 旗下的 Rascals 與 Millie Moon、Parasol 等中國製高檔品牌,都以平價與行銷策略吸引新手父母。這些品牌雖然市占率仍僅約 3.5%,但近年呈現三位數的複合成長率,展現強勁後勢。對寶僑而言,Bumbum 的推出既是應對競爭的試驗,也可能成為未來調整幫寶適系列的重要參考。
更多鉅亨報導
•〈財報〉拼多多Q2營收超預期 美中關稅與同業競爭侵蝕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