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猶豫放行賴清德過境美國 台灣恐成美中貿易戰談判籌碼
台灣罷免投票於26日以失敗收場後,總統賴清德不僅難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美國也重新思考對賴清德過境的態度。彭博引述消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內部正討論是否允許賴清德8月初按計畫過境美國,或是提出改日期、換轉機地點等要求。外界擔憂,正值美中貿易談判、川普可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召開峰會之際,台灣恐淪為美中談判籌碼。
台灣總統賴清德原訂8月4日過境美國紐約,10天後再經過美國德州達拉斯,作為他出訪友邦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行程的一部分。但彭博28日引述消息報導,上周晚些時候,由於台灣官員無法獲得美方的正式同意,因此這項行程規劃陷入混亂。
知情人士表示,美方對於是否讓賴清德過境的猶豫態度,讓部分美國與台灣官員感到不安,他們擔心在川普尋求與習近平會面之際,美國可能對中國做出過多讓步。彭博先前報導,川普政府正聯繫多位企業執行長,希望他們陪同川普今年稍晚前往北京訪問。
美方過去也曾延後類似的過境行程,這次仍有可能提出替代的時間或轉機地點。根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在拜登政府要求延後至美國大選結束之後,賴清德才將原訂過境夏威夷與關島的行程延後了幾個月。
與此同時,台灣總統府28日表示,考量南部風災、對美國關稅等情勢,賴清德近期暫無海外訪問之安排。一旦賴清德出訪行程定案後,就會適時向各界報告。
賴清德原定的訪問行程正值外交敏感時刻。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預計於28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進行貿易會談,外界預期雙方將延長既有的貿易休戰協議,為川普與習近平會晤鋪路。而此時,若川普對賴清德的過境行程表現出任何猶豫,將引發外界更多擔憂,擔心華府對台灣的立場可能會淪為美中貿易戰的談判籌碼。
川普先前已突然改變立場,將原本基於國安理由對中國實施的一些科技限制拿上談判桌。至於台美雙方雖然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根據法律,美方有義務提供台灣自我防衛所需的武器,目前美國也是台灣最大軍備供應國。
美國在台協會(AIT)前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表示,「令人深感憂慮的是,政府內部至少有部分人士把美台夥伴關係拿去和北京談判,這向北京釋放了危險的訊號。」並補充,「在北京對台北採取越來越多脅迫行動的此刻,美國應該發出明確訊號,表達對長期政策慣例的堅持,而不是再次讓北京有機會改變遊戲規則。」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