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青年織夢森林展場!東海《里山織語》融合自然藝術永續發展 共創南江願景

觀傳媒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觀傳媒

東海大學景觀與建築系學生組成的「里山織語」團隊合影,為南江之旅揭開序幕。(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觀傳媒編輯中心)【記者廖妙茜/綜合報導】誰說苗栗南江只是「路過的地方」?參與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主辦的第15屆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東海大學團隊《里山織語》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南江,是一片有故事、有文化、有溫度的土地。邀請民眾於8月23日走入森林展場,共感南江之美!

團隊於南江休區與理事長深度交流,聆聽他對理想南江的願景與期待,為後續的行動策略建立在地連結。(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里山織語》由東海大學景觀系與建築系的六位學生組成,以「里山精神」為核心,象徵回歸土地、交織文化與故事。他們自三月起進駐苗栗南庄鄉南江休閒農業區,進行實地踏查、與居民對話、記錄生活細節,並透過不斷的討論與創作,將青年視角與地方特色交織成一張文化網絡。經過五月與六月兩階段的競賽後,《里山織語》團隊成功取得駐村資格,並以南江作為行動基地,串聯周邊景點、產業與文化記憶,規劃出一條結合自然、藝術與故事的永續發展路徑。

團隊參與矮靈祭(Pas-ta’ai)共識研討會,圖中賽夏耆老分享親身經歷,帶領成員認識矮靈祭文化,感受族人熱情與人文情懷。(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他們相信文化不該只是被封存在展板或紙頁中,而應該被活化、走進人們的日常。於是,《里山織語》將南江多元的在地文化視為創作養分,透過飲食、藝術、教育與設計等多元形式,轉譯這片土地的記憶與溫度。為貼近地方,並走入社區,向在地長者學習賽夏族的傳統建構技藝,並與客家長輩攜手創作「點點畫」,讓地方風景透過顏料重新被詮釋與看見。同時,也實地走訪南江休閒農業區周邊20家民宿,記錄主人與土地之間的生活故事,編纂成《南江故事手冊》,展現南江的人情脈絡與多樣文化。

團隊採訪在地民宿業者,傾聽民宿故事及理念,發掘未被探索的南江故事。(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這段駐村旅程的總結,是將於8月23日在南江休閒農業區旅遊中心後方森林舉行的「南江藝術祭」。展場設計依循原始地形與林木,打造三段式沉浸體驗空間:一、迎賓廊道:以傳統獵寮與帆布構築象徵入口意象,帶領參觀者進入自然場域。二、人文展間:展出與長者共創的「點點畫」、民宿故事手冊及攝影作品,黑白影像與人物、風景照呈現南江的日常情感與地方紋理。三、自然展間:以「山、天、水」為主題,引導參與者仰望藍天、遠眺山巒、聆聽水聲,感受自然的靜謐。

團隊進入社區與年長者互動,耐心的聆聽這跨越世代的故事與過往的風景。(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為促進文化體驗與互動,藝術祭當天也將舉辦「九宮格風味餐會」,邀集當地居民與餐館合作開發九道料理,呈現客家、賽夏、新住民等多元族群的風味特色。每道料理背後皆藏有關於地方與人情的故事,期望讓參與者在品嚐過程中同步感受南江的文化厚度。

里山織語團隊於森林中體驗鋸竹活動,學習原住民傳統工藝,親近自然並了解在地文化。(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在籌備藝術祭的過程中,《里山織語》不僅是觀察者,更是地方的參與者。他們親自學習傳統砍竹、綁結與建構技法,並結合南江休區於展前舉辦的咖啡節,邀請遊客與居民一同參與展區搭建過程,使整個藝術祭成為一段共享與共創的文化經驗。

學生表示,他們希望這場藝術祭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座讓人願意停下腳步、真正走進南江的橋樑。當文化被重新轉譯成親近的形式,地方的故事便能跨越時間與距離,在更多人的心中延續。他們相信,這次的藝術祭不只是駐村的結尾,更是一段青年與土地共寫的嶄新篇章。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28年來首見!西南氣流連7天帶來豪雨級降雨 氣象署:相當罕見

自由電子報
02

【不斷更新】豪雨成災 南部4校1區宣布停班課

LINE TODAY
03

捍衛「火山披薩」正統權! 達美樂宣布將對必勝客正式提告

CTWANT
04

信義區驚見月租8800「廁中廁」 網轟:太平間?

民視新聞網
05

客赴拉拉山「買到爛桃」買32顆 有24顆爛掉

EBC 東森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豪雨重創嘉義縣! 2國小明停班課、民和大湖分校停課「不停班」

台視

移除羅東文化園區貯木池掠食性外來魚種 宜蘭分署邀民眾持釣竿相挺

觀傳媒

卑南溪導水土堤 農民籲改固定式水泥結構

客家電視

新埔中正路電纜地下化工程暫緩 地方不滿

客家電視
影音

卑南溪導水土堤 農民籲改固定式水泥結構

客家新聞影音
影音

新埔中正路電纜地下化工程暫緩 地方不滿

客家新聞影音

獨家/民眾下班搭公車遭請下車 因司機為「刷卡」槓乘客

EBC 東森新聞

雲林埔尾長照中心啟用 劉建國爭取逾三千萬經費打造

觀傳媒

雨中長者路倒 北港暖警即時伸援守護安全

觀傳媒

設置閘門防倒灌 改善斗南建國三路淹水問題

觀傳媒

縣運壓力測試揭缺失 張麗善限期改善田徑場

觀傳媒

寶山鄉籃球隊赴日交流歸國 鄉公所熱情迎接

中華日報

苗栗中小學校長會議 縣長頒獎表揚績優學校

中華日報

LAM漸奪呼吸網倡議納罕病 國健署:具新證據可申請

中央通訊社

大稻埕夏日節絢爛登場搭大眾運輸去賞煙火吧!

勁報

115學年大考日期定案 學測1/17至1/19舉行

中央通訊社

江啟臣東勢果園關心大雨農損 爭取全品項補助

中華日報

台灣果乾站上世界 「無糖愛文芒果乾」獲金質獎

TVBS

曾拒治療不吃藥 穩定醫病關係助92歲婦控制糖尿病

中央通訊社

豪雨重創道路! 高雄市「桃源區」8/5停班課

台視

連日豪雨重創中南部!嘉義縣、高雄市府宣布部分地區停班停課 名單詳情曝光

CTWANT

孩子揮棒揮出希望!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暑期公益活動溫暖登場

勁報

多處道路阻斷 高市府:桃源區8/5停班停課

自由電子報

大雨狂下一星期 高雄路邊竟長出菇來 網興奮喊:超可愛

自由電子報

連降超大豪雨交通中斷 高雄宣布「這區」明停班課

民視新聞網

臺美共學計畫工作坊 嘉市攜手加州洪堡郡深化交流

青年日報

雨勢減緩海運仍受影響 5日馬祖等2航線4航次停航

中央通訊社

今夏最強運!4生肖福星高照 正財偏財賺飽飽

EBC 東森新聞

《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威登與嘉義六腳「長壽村的樂活故事」

EBC 東森新聞

臺灣港務公司攜航港局辦誠信研討會打造綠能廉潔新典範

勁報

《戲說台灣》新單元《玄武大帝龍潭.鯽魚穴靈應》開鏡全台宮廟代表共襄盛舉

勁報

妮妃雅現身阿姆斯特丹同志大遊行 婚禮捧花造型美呆

中央通訊社

高雄市慈聯社會福利基金會捐助100萬元 協助災民災後復原

中華日報

中研院院士許倬雲在美辭世 弟弟許凌雲14天前已先一步蒙主寵召

台灣好新聞

114年「臺南好禮」揭曉 8/10南紡廣場展售

台灣好新聞

竹林高中推動跨科合作 打造音樂與學科融合教學創意

台灣好新聞

雨破莫拉克紀錄 山區孤島千人受困4/高雄六龜8天雨量逾2千毫米! 土石沖刷「包圍民宅」

鏡新聞

雨破莫拉克紀錄 山區孤島千人受困3/山區80嬰兒奶粉斷炊 議會幫採購志工接力運上山

鏡新聞

雨破莫拉克紀錄 山區孤島千人受困2/高雄茂林不到八天降逾2900毫米 超越莫拉克總雨量

鏡新聞

能知全公司員工薪水!他好奇「人資有何看法」 內行人這麼說

CTW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