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威登與嘉義六腳「長壽村的樂活故事」
在最老的地方 看見最年輕的風景──走進嘉義六腳鄉
根據內政部統計,嘉義縣是全台老年人口最多的縣市之一,老年人口比例高達 21.96%。在18個鄉鎮市中,有15個已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其中,六腳、鹿草與義竹為最具代表性的三個鄉鎮,老年人口比皆突破28%。
大家熟悉的搖滾天王伍百,他的故鄉正是六腳鄉!六腳鄉是幼年人口比例最低、老化指數最高的地區,被譽為「長壽鄉」,但這裡不只充滿高齡人口的智慧故事,更藏著一座座等待被探索的文化寶庫。
走過歲月的蒜頭糖廠 感受慢活節奏
走入六腳,第一站便是蒜頭糖廠工廠村。這座昔日糖業重鎮,在日治時代曾是嘉南平原重要的經濟命脈,如今轉型為觀光與文化空間,保留了大量日式宿舍群與工業遺構。老屋與老樹的共生,如同六腳的長輩們——歷經歲月依然精神矍鑠,擁有豐富人生閱歷。這裡的居民,用樂活的心態迎接每一日,讓最老的鄉鎮展現出最從容的生活樣貌。
泰國混血威登帶路,這週我們一起走進嘉義六腳!(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自行車道串聯田園風光 展現六腳的日常美學
從六家佃長壽橋出發,是認識六腳田園風貌的最佳方式。據傳,六腳原名「六家佃」,因早期有六戶佃農拓墾而得名,後來音誤成「六腳佃」,再演變為今天的「六腳鄉」。
而沿著蒜鰲自行車道,一整排金黃的阿勃勒花道更是拍照打卡熱點。這條路線不僅連結村落與村民的生活圈,也串起了文化記憶與在地情感。
六家佃長壽橋是全台最長的自行車吊橋,長約390公尺,橫跨朴子溪。原為蒜頭糖廠五分車鐵橋,因應鐵道再生計畫改建,現為朴子溪自行車道的地標之一。(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懸絲偶劇團──笑瞇瞇的樂活人生
團長黃江正帶威登走進社區,發現不少高齡長輩熱衷於參與文化活動。笑眯眯懸絲偶劇團便是其中的代表。由在地耆老組成的劇團,透過懸絲偶(馬戲木偶)的方式重現台灣傳統故事,不只讓小孩看得津津有味,也讓年長者找到自我價值與表演熱情。他們的笑容、他們的劇目,就像一幕幕活生生的台灣人生戲劇。
在六腳鄉的工廠村裡,有一個劇團,幕後推手是一群年紀平均超過70歲活力十足、手藝一流的長輩們,他們的表演相當精彩、舞台魅力十足喔!(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看似簡單,其實每一條線都藏著功夫和用心。(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木偶也會呼吸——立青藝坊的匠心與傳承
懸絲偶不只是表演,更是一門精緻的技藝。在立青藝坊,藝術家們透過木雕、彩繪與設計,將一尊尊無生命的偶人化為會說話的角色。他們不只保留傳統風格,更勇於嘗試現代題材與創意融合,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吸引年輕人投身學習。
懸絲偶是一種以絲線操控木偶的傳統戲劇,源自漢代,17至18世紀隨閩南移民傳入台灣,主要流傳於臺南、嘉義與雲林。(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偶藝師黃憲章連配件都講究,懸絲偶更結合VR背景,讓傳統戲劇展現嶄新風貌、玩出新意。(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火紅鳳凰花 點燃地方風景的熱情
在六腳的竹子湖地區,有一處鮮為人知的秘境,每到夏季就會被火紅的鳳凰花染紅,花瓣隨風飄落,倒映在池塘水面,形成絕美的自然畫面。這片秘境不只是賞花勝地,更蘊藏許多在地人的回憶,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與旅人前來追尋季節的足跡。
威登深刻感受到在地人的親切可愛,以及耗費三十多年心力,才營造出這樣的環境與氛圍。(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神筊也能創新——黃奕薰的文化實驗室
在傳統信仰領域,六腳也有令人驚豔的創新。船嘉寶神筊工作室由藝術家黃奕薰主理,以傳統竹頭筊為基礎,結合現代設計理念與故事敘述,重新詮釋神筊的意義。他將筊杯不只作為信仰工具,更視為一種藝術載體,引領民眾重新思考「擲筊」的文化意涵。
在台灣的傳統信仰中,人們大部分都是透過擲筊來與神明溝通,而這些筊杯現在大部分都是木製品,但在六腳的黃奕薰師傅卻是用竹頭來製作筊!(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從完全都不會的生手,到現在獲得文化資產傳統工藝的殊榮,黃奕薰研究、推廣竹頭筊製作技術已經超過30年。(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百年雜貨店翻紅:用九柑仔店的真實場景
位於六腳的慶和柑仔店已有百年歷史,是當地居民共同記憶的一部分。它同時也是知名電視劇《用九柑仔店》的拍攝場景。在這裡,不僅能買到復古零食,更能聽店主人娓娓道來早年物資匱乏年代的生活樣貌。百年老店蛻變為新熱點,成為新舊世代的連接點。
這間傳承三代的柑仔店,因偶像劇取景爆紅,憑著濃濃復古感成為全台知名的打卡熱點。(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社區志工熱情向威登介紹柑仔店的故事,還大方分享六腳特產——花生冰棒,濃郁香醇、讓人驚艷!(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老碾米廠的新生命——春葵書咖啡
成豐碾米廠已有百年歷史,見證六腳鄉稻作農業的發展。如今,這座老建築透過文創轉型,結合春葵書咖啡,保留了原有碾米設備,並增設書牆、閱讀區與咖啡吧檯,讓人可以一邊品味咖啡香、一邊閱讀、一邊感受土地與歷史的深厚情感。
建築保留了原有的穿斗式屋架和編竹夾泥牆等傳統工法,展現出濃厚的歷史風貌。(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一甲子的風味——新寶珍蒜頭餅
說到六腳名產,新寶珍蒜頭餅是當地人最自豪的「回鄉餅」。蒜頭餅的製作過程講究,選用台灣本地蒜頭,與麥芽糖混合,並以蒜泥汁水調和麵粉,不添加一滴水,經高溫烘烤後,蒜香轉為柔和,帶出回甘的甜味。其獨特的「刈包」造型,源自於將酥皮包入蒜香糖餡後,捏成圓球、擀平、對折,烤製而成。
這款餅皮酥香、內餡綿密,象徵對故鄉的思念與回味。每一口都是一段老時光的延續。(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從田間到餐桌的安心食材:微田農場與五梅牧場
農業仍是六腳的命脈之一。微田農場致力於有機蘆筍的種植,主打不施農藥、無毒健康,成為不少家庭與學校營養午餐的指定供應來源。農場也開放親子體驗,讓孩子了解食物的來源與土地的價值。
蘆筍出貨前需切成均等長度,切下的蘆筍梗過去常被節省利用,壓成汁或醃製成蘆筍梗來食用。(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而五梅牧場則專注於乳牛飼養,以健康、天然飼料餵養乳牛,生產高品質國產鮮乳。牧場鄰近海邊,設有休息平台、水床與柔軟墊,不使用木屑,並以刮糞機每日清理,搭配三段式廢水處理,有效保持環境整潔、降低異味。
每頭乳牛配有電子標籤,能遠端掌握產乳量與活動數據,飼料則依生長階段調配,結合進口牧草與國產作物。(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高齡不是終點 是地方活力的起點
六腳鄉,這個名字或許因語音誤傳而來,但它的故事卻真真實實地扎根在嘉南平原的土地上。在全台最老化的鄉鎮中,我們卻看見最活潑的人生態度、最創新的文化轉型、最溫暖的在地連結。
無論你是為了美食、文化、田園風光而來,或是想要理解台灣社會邁入高齡化後的生活樣貌,六腳鄉,都值得你停下腳步,細細品味。(圖/《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提供)
由「必紅演藝國際有限公司」統籌製作的《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以鏡頭為筆、土地為紙,當古道記得你的腳步,土地便有了新的故事,這正是《Linking 368 Taiwan恁去台灣》獻給台灣368鄉鎮的溫柔註腳。帶您依序探訪台灣368鄉鎮的獨特魅力,「角落最美的風景,永遠藏在最質樸的日常裡。」
🌱訂閱【Linking368Taiwan】YT👉 https://www.youtube.com/@Linking368Taiwan
🌱按讚【Linking368Taiwan】FB👉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7935230316
🌱追蹤【Linking368Taiwan】IG👉https://www.instagram.com/linking368taiwan/
寶威資訊科技(POWIN Technology)👉 https://www.powin.com.tw/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