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該搶救還是選擇告別?逾7成民眾願放手 陪伴家人走完最後一程

LINE TODAY

發布於 07月18日00:30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news/達志影像)

當生命走到盡頭,該全力搶救,還是選擇安穩告別?過去,急診室常被視為「救命的最後一道防線」,但隨著社會對安寧善終的理解逐漸深化,這樣的抉擇不再只是醫療決定,更是一場關於愛與尊重的考驗。

2024年,台灣急診醫學會首次發布《急診安寧緩和醫療指引》,期望讓急診室不再只是延命與搶救的場所,也能成為病人與家屬平靜道別的空間。當家人病危時,醫師不再只問「要不要急救」,而是提出另一種可能——若能不插管、不電擊,而是陪他走完最後一程,你,願意接受嗎?

LINE TODAY 在首頁針對「當家人面臨急救或安寧,你的選擇是?」發起網路投票,截至7月19日中午12時,已有超過5.2萬名網友參與。其中,76.08% 的網友選擇「尊重他的意願,如果他選擇安寧會願意放手」20.75%的網友認為是「看情況,會跟醫師進行完整討論」3.16% 的網友認為「他是我的家人,能救就救到底」

「在生死課題上,要明白得和患者溝通。」這是許多支持安寧的人共同的心聲。他們認為,真正的愛,是願意尊重病人的選擇。「插管的痛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呼吸吞嚥都痛,咳嗽像刀割。」有網友這樣形容急救的辛苦。也有人說:「我的父親,就是我親手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的。」、「他在清醒時曾說,希望能自然離開。」對這些家屬來說,放手並不是放棄,而是一種體諒與成全。「我媽媽一輩子辛苦了,我特別囑咐醫師,用藥都用上,就是別讓她痛。」最後媽媽在睡夢中安詳離世,讓孩子心中充滿不捨卻無遺憾。另一位網友說得直接:「活著等死,才是最大的折磨。」他們相信,陪伴與告別比拚命搶救更重要。也有網友早已立下放棄治療與器捐同意書,說:「每個人都會走這條路,重要的是讓自己走得有尊嚴。」

然而,還是有不少人表示,「很愛的人,真的放不了啊。」他們主張,醫療不只是搶救生命,也有機會創造奇蹟。「我國中打噴嚏腦瘤爆開,昏迷指數只剩3,在醫院躺了一年,但我撐過來了,後來念中興碩士、台大上班!」這段分享讓人難以忽視,當還有機會活下來,是否就值得一救?也有網友認為,「人在病中會悲觀,講出來的話未必是他真正的意願。」因此家屬在判斷時得更加謹慎,深怕誤會病人的想法而遺憾終身。有網友回憶父親重病時的選擇:「我們兄妹商量後,決定放棄治療,讓他回家慢慢離開。」但也有相反立場的聲音:「我媽媽說,不怕錢,我們拼看看!」對這些人來說,不是一定要救到底,而是希望爭取每一點可能:「能救起來過一陣子也有可能就走了,不過也有可能撐住,甚至好轉。」

LINE TODAY「當家人面臨急救或安寧,你的選擇是?」投票活動已結束。最終投票結果與更多網友意見也歡迎上投票頁面查看。想表達個人看法與觀點,想與不同人參與主題討論,歡迎上LINE TODAY焦點,每日一投讓你重要議題不缺席,暢通同溫異溫層。你的一票就是啟動對話的開始。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當全球AI浪潮襲來,你是否會擔心未來發展?黃仁勳曾直言:沒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竹節草將復活!范斯高未完全消失 大雨「下到發紫」地區出爐

三立新聞網
02

長輩先領紅包了!新竹縣65歲以上「入帳1萬」普發現金前確定發錢

TVBS
03

大罷免民進黨完敗! 白沙屯媽祖籤詩疑早有預言

CTWANT
04

選前誓言「罷免失敗就關門」 花蓮咖啡廳今宣告停業:珍重再見

CTWANT
05

中千元發票不領獎「媽媽留下來的」 網曝明細:看到就淚流不止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9

康喬🏀
安樂死
07月18日00:53
楊舜智 Tim
先聽聽專業醫師的建議,再問問家人的意見,再看看銀行還剩多少錢
07月18日00:48
瓊chiung☘️
搶救可能只是增加病人痛苦的續命,換作我會選擇安詳離開,以後老人化社會又何必浪費醫護人力和醫療資源,希望朝野都能好好研議安樂死議題,不要整天忙大罷免...
07月18日02:06
garfield(逸雲)
廢文+99999999, 如果我有錢, 可以等治療。 問題是沒錢等下去。 蔣幹。
07月18日01:39
蘇玉容杜媽咪
這是好事 在執業護理師20後的今天
07月18日01:39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樂齡勇壯潔牙賽 喚起中高齡族群對牙齒健康的重視

觀傳媒

挾四億票房《馴鹿大冒險》8月登台搶救危機

青年日報

紀州庵第8屆高中校刊競賽 臺南一中奪冠

青年日報

失智老翁深夜迷途 中壢警方辨識系統助返家

青年日報

損壞光電板有毒?事實查核中心:若「正常使用」沒有污染環境疑慮

新頭殼

五省級/父親節搶客!吃到飽優惠免費送蛋糕 延長用餐時間

EBC 東森新聞

快檢查!上期「2張百萬發票」沒人領 最低只花45元

EBC 東森新聞

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1669人報名 9/15公告成績

中央通訊社

台中后里驚傳「瓦斯外洩」 警消逐戶查訪 竟是「榴槤太臭了」

EBC 東森新聞

世大運競技體操陳瑞安平衡木奪銀

青年日報

IBA世界少年棒球賽 中華隊不敵巴西無緣4強

青年日報

民視《綜藝大集合》胡瓜自創Ending Pose

青年日報

陳妤x劉恬恬「臺語台表演班」揭親密合作默契

青年日報

《魔幻臺灣》文學展登世博 《爾來了》降臨大阪

青年日報

50元「排骨飯+3配菜」!在地人認證:20年來沒漲

民視新聞網

桃園舉辦零毒反詐零容忍街舞大賽 陪伴青少年度過充實暑假

桃園電子報

清境觀光亮點再升級 全台最大高山電影院免費開放 限量400席搶先報名中!

台灣好新聞

南市府為擴大照顧範圍 公告修正風災申請計畫

台灣好新聞

投票日又出包!加班車無人接手「延誤16分鐘」 台鐵:檢討改善究責

台視

鹽水災後十多日垃圾還堆在門口? 南市環保局嚴正駁斥錯誤資訊誤導視聽

台灣好新聞

許采蓁盼終結仇恨 以集體智慧阻止仇恨蔓延

中華日報

2025年世界青年論壇閉幕 跨文化交流激盪創新思維與深度理解

桃園電子報

2025風城藝術節明華園《蓬萊女神何仙姑傳奇》演出 逾2500民眾共賞經典大戲

台灣好新聞

鍾易仲:不要再搞政黨惡鬥 不要再讓台灣內耗與分裂

中華日報

新竹縣模範父親表揚 大聲說出感謝與愛意

台灣好新聞

市議員邱于軒指大罷免、大失敗 一起修補被撕裂的社會

中華日報

過嗨、失落選後症候群 醫:2週未恢復應求助專業

中央通訊社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中國發表「媽祖」AI氣象預警系統 展現智慧減災新科技

中華日報

在地企業回饋社會 捐贈災情勘查車予桃消永安分隊

桃園電子報

提早防颱 北市修剪樹木(3)(圖)

中央通訊社

提早防颱 北市修剪樹木(2)(圖)

中央通訊社

提早防颱 北市修剪樹木(1)(圖)

中央通訊社

國內油價7月首次喊漲 汽柴油各上調0.1元

卡優新聞網

竹節草將復活!帶動西南風 致災性大雨「下到發紫」

EBC 東森新聞

紀念「原住民族」納入憲法增修條文31週年 中市原民會舉辦原住民族日影片徵選頒獎

中華日報

《賽車籃球X文藝嘉年華》台中熱鬧登場 總價破億上百輛超跑吸睛、籃球賽秒殺開打

中華日報

勞動部調查:薪水與工作內容外 年輕人看重「職缺內容」

青年日報

大鳥隧道電路故障 台鐵南迴大武至瀧溪不通

中央通訊社

新北市食農教育展5場次免費食農教育工作坊 明開放報名

TCnews 慈善新聞網

童書短評》#158生活即冒險!讓孩子用好奇心發現美好

Openbook閱讀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