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梵谷博物館欲翻修!估3年花1億歐元 要求政府每年加碼250萬資助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正要求政府每年額外提供250萬歐元的資金,用以應付必要的設施升級與永續措施,強調這不僅僅是財務上的支援,更是1項合約義務。
綜合外媒報導,這座擁有全球最大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作品收藏的博物館,近期發出警告稱:若無新的政府資助,該博物館可能被迫關閉大門。
博物館表示,國家補助的不足威脅到1項1億400萬歐元的翻修計畫,若計畫受阻,不僅會危及畫作的安全,也會影響參觀者的福祉,甚至動搖這個荷蘭最受歡迎文化地標之一的未來。
博物館館長高登可(Emilie Gordenker)告訴《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這是我們最不願意面對的結果,但如果走到那一步,我們將不得不關閉建築物。」
報導指出,這場爭議可以追溯到博物館的起源。在梵谷逝世後,他的姪子VW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於1962年將家族收藏交付給1個基金會,條件是荷蘭政府必須建立並維護1座博物館,以確保這批藝術品能夠完整保存,並向大眾開放。
梵谷博物館於1973年開幕,隨後將近半個世紀,公眾熱情從未減退:自開館以來,博物館累計迎接了近5,700萬人次,並在2017年達到約260萬人次的高峰。近年來,博物館依舊持續吸引大量觀眾,僅在2024年就迎來約180萬名訪客,使其成為阿姆斯特丹第2大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僅次於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Het Rijksmuseum Amsterdam)。
今年春天,館方更與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合作,舉辦了德國藝術家基弗(Anselm Kiefer)的重量級聯合展覽,將這位藝術家的大型畫布與裝置作品,與梵谷的藝術遺產進行對話。同年稍晚,部分展覽巡迴至倫敦的皇家藝術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s),並持續展出至今。
然而,1座成功的博物館也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自1970年代初以來承受龐大人潮的展覽空間已略顯老舊:通風與氣候控制系統早已超出使用壽命,安全、無障礙與永續標準日新月異,而針對公共建築的新法規,更要求博物館進行昂貴的升級改造。
因此,梵谷博物館制定了「2028總體計畫」(Masterplan 2028),這是1項為期3年的關鍵維護、技術更換與永續工程計畫,總預算為1億400萬歐元。
博物館表示,它可以動用儲備金來支付部分工程費用,並承擔因閉館導致的部分收入損失,但仍強調需要政府每年保證提供約1,100萬歐元,才能完成工程並建立長期維護基金。目前政府每年僅提供850萬歐元,這將導致館方每年出現250萬歐元的缺口。
擁有收藏法律所有權的「梵谷基金會」(Vincent van Gogh Foundation)也支持博物館的立場,並指出1962年原始合約已明確規定,國家有義務提供並維護適當的收藏環境。目前館方已就補助一事提起訴訟,預定2026年2月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