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大腸癌呈年輕化趨勢 「控制飲食可預防?」專家曝:關鍵在這

太報

更新於 09月21日03:10 • 發布於 09月20日23:10 • 游騰傑
大腸癌示意圖。取自Pixabay/derneuemann

大腸癌長期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前三名,且有年輕化趨勢。專家提醒,糞便潛血是初步偵測腸道異常的簡單利器。國健署自今年元旦亦擴大腸癌篩檢服務對象為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有家族病史者(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因此呼籲,前次篩檢結果為陰性之民眾,仍每2年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

據國健署資料統計,大腸癌連續多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前三名,過去以50歲以上族群為主,但近年臨床明顯觀察到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昱廷指出,大腸癌初期多無明顯症狀,但隨腫瘤長大可能出現腹痛、血便、排便型態改變、糞便變細等表現。

陳昱廷表示,若腫瘤逐漸堵塞腸道管徑,則可能導致腸阻塞,發生率約20%,屆時將有無法排氣排便或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的情形,一旦拖延治療,腫瘤侵犯腸壁就會導致腸壁穿孔破裂,引發腹膜炎或敗血症,死亡風險極高。

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聖捷表示,目前治療趨向個人化,依據腫瘤病理與分子特性制定策略,透過基因檢測(如RAS、EAF、MMR等),可判斷腫瘤對藥物的敏感性,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手術方面,黃聖捷指出機器人輔助手術已逐漸普及,可提供三維操作視角,改善傳統微創手術的操作困難度,未來預計會成為大腸癌手術趨勢。AI 輔助醫療也有潛力,透過術前、術中影像標示腫瘤、淋巴結及重要血管位置,結合體表解剖標記,協助快速定位,降低手術風險,不用像傳統手術,需要東翻翻西找找,才能找到腫瘤在哪裡。

黃聖捷也表示,對於腫瘤位置深、手術風險高,或腫瘤體積小且位於骨盆腔深部的患者,可考慮熱治療、質子治療或重粒子治療等替代方案,以權衡手術利弊,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賴正大指出,大腸癌雖然發生率高,但死亡率並非最高,許多患者只要依循正規治療,有相當高機會治癒。在科學上,飲食與大腸癌的直接因果關聯尚無明確結論,但可透過減少自由基暴露攝入、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來降低風險。

根據聯新國際醫院資料顯示,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人體正常生理代謝下的產物,例如細胞能量代謝與免疫防禦機制過程中皆會產生自由基,但自由基極具活性及不穩定性,會和體內的細胞組織接續產生氧化反應,進而導致組織細胞失去正常功能,往往造成DNA、蛋白質、脂質等基本組成物質的連鎖反應與損害。

自由基的來源不單由正常生理代謝,也在許多情況下導致過量製造的自由基,例如:菸酒、壓力、外傷、疾病、輻射、噪音與空氣汙染等等都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

國健署提醒,若過去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正常(陰性)者,建議每2年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確保健康。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依我國篩檢實證,定期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此外,糞便潛血檢查並非疾病診斷工具,所以即使檢查結果正常,當有任何異狀時,仍應找專科醫師做必要檢查。

國健署指出,為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自今年1月1日起擴大腸癌篩檢服務對象為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有家族病史者(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因此呼籲,前次篩檢結果為陰性之民眾,仍每2年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癌末圓夢!安寧病房「雙囍婚禮」一週後兩位新郎平靜離世

中天電視台
03

頸部有硬塊要當心!鼻咽癌「4大前兆」 早發現5年存活率達九成

TVBS
04

腹痛休克、心臟破裂!42歲小吃店老闆娘因「這心病」險喪命

優活健康網
05

吃柚子不能吃什麼藥?藥師警告「1成分」增副作用:錯開時間吃也不行

優活健康網
06

穩血糖不是先吃菜?專家揭「控糖關鍵」 很多人順序顛倒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