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有硬塊要當心!鼻咽癌「4大前兆」 早發現5年存活率達九成
鼻腔、頸部如果出現異常症狀必須多留意,恐怕與鼻咽癌有關。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指出,鼻咽癌早期會出現4大前兆,包含單側鼻塞伴隨血絲分泌物、頸部淋巴結腫大且無痛感、聽力下降和耳鳴症狀、頭痛和面部麻木感,若同時出現上述2個或以上的症狀,並且維持2週未改善,建議儘快到耳鼻喉科進行檢查。
鼻咽癌好發於40至60歲男性 3類人風險更高
醫師胡皓淳在臉書粉專上發文指出,鼻咽癌在台灣屬於相對常見的癌症,尤其好發於40至60歲的男性,有家族史或長期接觸醃製食品、EB病毒感染史的人群風險更高,若能及早發現、治療,鼻咽癌的5年存活率可高達90%以上。
鼻咽癌4大前兆
單側鼻塞伴隨血絲分泌物
胡皓淳說明,這是鼻咽癌常見的早期症狀之一,許多患者會發現單側鼻腔持續性阻塞,且伴隨著帶血絲的鼻涕或痰液。與一般感冒不同的是,這種鼻塞症狀不會隨著時間自行改善,反而可能逐漸加重,特別是當發現鼻涕中反覆出現血絲,尤其是早晨起床時從口中咳出帶血的痰液,就需要特別留意。
頸部淋巴結腫大且無痛感
鼻咽癌細胞容易透過淋巴系統擴散,因此頸部淋巴結腫大是另一個重要警訊。這些腫大的淋巴結通常出現在耳朵下方、頸部兩側,摸起來硬且不會痛,也不會隨著抗生素治療而縮小。如果發現頸部有不明硬塊持續超過2週沒有消退,建議立即就醫檢查。
聽力下降和耳鳴症狀
由於鼻咽部位置接近耳咽管開口,腫瘤可能會壓迫或阻塞耳咽管,導致中耳積水,因此患者會感到耳朵悶脹、聽力下降,就像搭飛機時耳朵被堵住的感覺,同時可能伴隨持續性耳鳴、耳痛等症狀。這種症狀常被誤認為是一般的中耳炎,但與感染性中耳炎不同的是,它不會因為抗生素治療而改善。
頭痛和面部麻木感
當腫瘤逐漸增大並侵犯周圍組織時,可能會壓迫三叉神經,導致臉部麻木、疼痛,特別是上頜、牙齦區域的異常感覺。患者也可能出現持續性頭痛,尤其是後腦勺、太陽穴區域的疼痛,更進一步的症狀包括複視(看東西出現雙影)、眼球活動受限等,這些都是腫瘤侵犯顱底結構的表現。
最後,胡皓淳提醒,若同時出現上述2個或以上的症狀,並且持續超過2週沒有改善,就應該儘快到耳鼻喉科進行詳細檢查,以免延誤就醫。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