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秋老虎發威!醫示警高溫不只會中暑 「熱腦」恐致失智

NOW健康

更新於 08月31日20:30 • 發布於 09月04日05:00 • 編輯部 整理報導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時序入秋,仍高溫炎熱。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高溫可能傷腦,如果體溫超過40℃,腦部血流與細胞代謝會失控,造成腦水腫、神經傳導錯亂、癲癇、昏迷。中暑患者若腦部受損,即使康復也可能會留下記憶力下降、專注力差等後遺症。

體溫飆破40°C恐讓大腦「當機」 熱傷害5大警訊嚴重恐昏迷

黃軒於臉書貼文,大腦像是一台超精密的「中央處理器(CPU)」,需穩定的溫度,當體溫衝到40℃以上,腦部血流與細胞代謝會失控,造成「腦水腫」,因腦細胞被熱破壞而出現腫脹,還有「神經傳導錯亂」,例如意識混亂、語無倫次,及「癲癇、昏迷」,嚴重會失去意識。

臨床研究發現,中暑(Heat stroke)患者若腦部受損,康復後可能留下記憶力下降、專注力差的後遺症。若出現「頭痛欲裂、眼花耳鳴、說話顛三倒四、動作變慢且走路不穩、情緒突然暴躁或恍神」,可能是腦袋熱到當機的警訊,嚴重時會直接昏倒。

長時間暴露於極端高溫,不只造成短暫的頭昏腦脹,對認知功能也會造成影響。一項針對建築工人與外送員的研究發現,在超過攝氏35°C的工作環境下,執行力、反應速度與語言處理能力均顯著下降。另有研究顯示,持續暴露於高溫環境,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上升有關,推測是熱引發的慢性神經發炎與腦部血管損傷。

國健署指出,依嚴重性,可將熱傷害區分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及中暑,以中暑最為嚴重,此時核心體溫超過40°C,並伴隨意識改變,其次為熱衰竭(症狀為頭暈、頭痛、噁心、身體無力,核心體溫上升,但通常未達40°C)、熱暈厥( 在熱環境中長時間站立後發生短暫暈厥)、熱痙攣(肌肉強烈抽筋疼痛)。

中暑處置國健署提5大步驟 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

黃軒提醒,發現中暑個案時,首先將人移至陰涼或有風的地方,以電風扇散熱,或把冰毛巾敷在腋下、頸部、大腿內側,並充運動飲料或電解質水。研究指出,中暑個案如缺乏電解質,將使神經傳導混亂,加劇腦部損傷。

黃軒提出「護腦重要3步驟」,分別為降溫、補電解質、送急診,且行動要快,因為多拖1分鐘,腦細胞就死愈多。

國健署則提出熱傷害處置的5大步驟,分別為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分述如下:

1.移至陰涼處:儘快將患者移到通風良好、陰涼的場所。
2.脫掉衣物:鬆脫患者的衣物以利散熱。
3.散熱降溫:用濕冷毛巾擦拭身體或搧風。
4.補充水分:意識清楚者可少量飲用加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
5.盡速送醫:若出現體溫持續上升、呼吸困難或意識不清等情況,應立即送醫或撥打119。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10/4講座》高血壓不只是數字! 多重併發風險一次管理
▸健保30有成! 石崇良:從治病到健康、永續與健康平權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2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