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天后宮前驚見格鬥對決!「雲臺戰技隊」官兵奪刀制敵拳拳到肉 戰技教官曝真實用途
去年開始,近戰格鬥取代了刺槍術,成為國軍地面部隊的主要戰技之一。面對新的學習項目,官兵除了把握操課時間,也試著從社團活動中加強練習和累積經驗。其中,馬防部的雲臺戰技隊,就吸引了不少缺乏基礎,但是對格鬥有興趣和熱忱的弟兄,參與集訓,跟隨教官學習各種格鬥技,也投入大大小小戰力展演。儘管隊伍才成立半年,隊員們已經身手了得。
馬祖天后宮前方空地,這一天化身為演武場。馬防部雲臺戰技隊員們摩拳擦掌、暖身備戰,準備互相切磋。
戰技教官一聲「開始」後,雙方先進入奪棍格鬥對練。情境設定為反擊方必須先徒手格擋持械攻擊,再以摔技制伏對手。眼前雖只是短棍,但危機感仍不容小覷。
因為同樣是一對一近戰格鬥項目,奪刀格鬥和奪槍格鬥,如果缺乏臨戰反應和應敵的勇氣,就算一身優異搏鬥技巧,只怕也難以發揮。
身兼戰技教官的馬防部南守隊本連下士潘念平說:「進入格鬥這一段,我們強調不是只有單單套路,而是每次練習都要設想真實情境,想著敵人會怎麼攻你,你要怎麼在生活中套用。」
情境不只是一對一,還有一對二奪刀、二對四綜合格鬥。要點在於學員得靈活運用拳、踢、摔技,應對一位以上的敵人,可能同時持械向自身來襲。因此除了擊倒敵人外,更要避免落入被包夾受困的不利情況。
操演中,戰技隊員間的氣勢喊聲與搏鬥聲交織,動作拳拳到肉。其實,雲臺戰技隊並非常設作戰單位,而是由馬祖五大島嶼各駐地的官兵組成的運動社團。
馬防部南守混砲連上士陳郁雯笑說:「我以前是學射箭,是因為先前進體能幹訓班後每天都有近戰課,對練時發覺對此很有興趣。」
馬防部北高步兵連一兵陳彥佐則回憶:「我以前打籃球,對這些一無所知,是進軍中才慢慢接觸近戰格鬥。像是最基礎的護身倒法,剛進來什麼都不會,每天就是學、自己練。」
今年二月上旬成立的雲臺戰技隊,以具備國軍體能幹訓班或武術專長的官士兵為主體師資。成立目的除了鼓勵弟兄透過社團培養嗜好,也期盼藉由戰技鍛鍊提升體能,並在部隊訓練中學以致用。
同樣身為戰技教官、有著豐富格鬥運動資歷和成績的馬防部北高步兵連士官長袁溱舉例指出:「像CQB或城鎮作戰這種近距離接觸,若突入小空間時敵人衝上來,我的槍發揮不了作用,就必須用拳擊或摔技反制,拉開距離,讓槍有足夠空間突入。」
採訪時,馬防部指揮官劉慎謨親自上場指導。過去他曾任國軍莒拳隊隊員,而上一個職務則是參謀本部訓次室次長,任期內的大事之一,就是國防部推動將部隊的刺槍術訓練全面改為近戰格鬥與槍械格鬥,因此戰技隊的所學,能否與部隊作戰技巧結合,也格外引人關注。
陳彥佐說:「我進來戰技隊是想精進,在連上沒學到的,在這邊可以更進一步改進。」
陳郁雯也說:「沒有興趣的話,聽了教案也會忘,有興趣的人才會想把一切學起來,課後還會主動去了解、練習,甚至分享給其他弟兄。」
對軍人而言,戰技可以只是工作技能,也可以是一股熱忱。透過課餘活動,隊員們不只精進技術、強化膽量與體力,也在一次次的拳腳交鋒中,累積面對實戰的底氣。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