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心臟病隱形殺手!這3習慣恐致猝死 過量飲酒、久坐、睡太久風險倍增

每日健康

發布於 06月12日05:14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心臟病已成為全球健康的重要議題,尤其是影響心跳節律的「心臟傳導疾病」,不僅會造成頭暈、昏厥,甚至增加猝死風險。然而,除了年齡與慢性病這些已知因子,日常生活中看似無害的習慣,是否也會對心臟電傳導系統造成威脅?

98GF07X84VBE0OO80O84S.webp

近日,根據中國暨南大學團隊在《JACC Asia》期刊發表一項重要研究,透過中國開灤大型前瞻性隊列,分析近9萬名未患有心臟傳導疾病的成年人,進行超過14.1年的追蹤觀察,期間共記錄3,723例新發心臟傳導疾病,發病率為每千人年3.04例。

研究聚焦多項可調整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酒、久坐、睡眠時長等,揭示出三個與心臟傳導疾病風險顯著相關的潛在因子:

1. 過量飲酒

  • 每日飲酒達5個標準份(standard drinks)或以上者,心臟傳導疾病風險增加16%,若長期過量飲酒,風險可能倍增。

  • 飲酒可能直接損害心臟電傳導系統,或導致電解質失衡,尤其容易影響右束支傳導(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RBBB)。

2. 久坐行為

  • 每日坐著時間超過4小時者,罹患心臟傳導疾病風險增加12%,若長期久坐,風險更上升至77%。

  • 久坐與房室傳導阻滯(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風險增加28%有關,機轉可能涉及慢性低度發炎與氧化壓力。

3. 睡眠過長

  • 每晚睡眠時間達9小時或以上者,心臟傳導疾病風險上升32%,長期維持此睡眠習慣者風險提高至67%。

  • 這類人群同樣與AVB風險上升62%有關,可能與過度的夜間迷走神經活性或慢性發炎反應有關。

研究也同步分析傳統高風險族群,包括:

  • 每增加10歲年齡,風險增加24%;

  • 男性風險高於女性77%;

  • BMI≥28者相較於BMI<24者風險高29%;

  • 高血壓、糖尿病、曾罹患心肌梗塞者風險亦顯著上升。

有趣的是,該研究並未發現吸菸或體力活動與整體心臟傳導疾病風險之間有明確關聯。

這項研究為首次指出「過量飲酒、久坐、睡眠過長」這三項生活習慣可能是可改變的心臟傳導疾病風險因子。若能及早介入調整,可能有助於降低日後發展為嚴重心律不整、甚至需植入心臟節律器的風險。調整生活型態,從避免過量飲酒、減少久坐、維持適當睡眠時間做起,或許就是維護心臟電傳導健康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
肝癌死因僅次肺癌!脂肪肝不受重視?醫揭「1習慣」小心硬化、變腫瘤
鈣質不足不只骨頭痛!9成台灣人缺鈣:恐引發心悸、失眠、手麻等問題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