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克流感」一定要吃完嗎?4大疑問一次說清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7月15日09:17 • 發布於 07月15日09:17 • 出處/康健雜誌 文/謝佳君、趙俐雯 圖/photoAC
「克流感」一定要吃完嗎?4大疑問一次說清

夏季流感疫情持續降溫,但仍不可輕忽染疫風險。疾管署公布,根據相關醫學會、國際指引等資料,自8月1日起實施將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適用對象增列「產後兩週內之婦女」,以及「未滿18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兩類患者。流感疫情尚未完全趨緩,使用抗流感藥物有哪4點應注意?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表示,目前國內的流感快篩在發燒後24小時檢測,準確度約可達到6~7成。但還是必須符合特定條件才能公費給付「克流感」,否則就必須自費購買。

不過,有傳聞指出,有些患者服用「克流感」後出現憂鬱、精神恍惚、甚至輕生等神經性的副作用;醫師開立「克流感」後則往往會叮嚀患者把藥物吃完。有民眾發出質疑:「克流感」一定要吃完10顆嗎?吃這麼多會不會產生副作用?人人都能吃嗎?

Q1:哪些對象,符合開立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的條件?

根據衛生福利部官網,流感公費藥劑使用對象,若非本國籍人士,除通報流感併發重症及新型 A 型流感等法定傳染病人外,應有居留證。若為18 歲(含)以下者,其父母需一方為本國籍或持有居留證。

此外,經醫師診察研判病患狀況後,若符合以下條件,則不需要先進行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給予病患使用:

1. 「流感併發重症」通報病例。

2. 「新型 A 型流感」通報病例。

3. 孕婦經評估需及時用藥者。

4. 未滿 5 歲及 65 歲以上之類流感患者。

5. 確診或疑似罹患流感住院(含急診待床)的病患,但罹患流感、因病況嚴重而需住院治療的病患,並不包括門診病人,依此條件使用公費藥劑者須備有住院紀錄

6. 具重大傷病、免疫不全(含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或流感高風險慢性疾病之類流感患者。

7. 肥胖之類流感患者(BMI≧30)。

8. 有類流感症狀,且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

疾管署於7月15日公告,8月1日起除上述8類對象外,新增以下兩類患者也可施打:

1. 產後兩週內之婦女

2. 未滿18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

Q2:「克流感」一定要吃完整個療程嗎?

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指出,「克流感」主要作用是縮短流感發燒病程、降低體內流感病毒量,標準療程就是投予5天、共10顆的份量。

「克流感」是對抗病毒的藥物,是否會因自行停藥而出現嚴重副作用並不明確,但廖嘉宏還是建議吃完全部療程,能降低體內病毒量、縮短發燒時間、減少出現併發症的機會。

林應然進一步指出,若在發病後48小時內服用「克流感」,效果更好,通常服藥後2~3天就會退燒;但若超過48小時後才投藥,效果會打折扣,因為病毒已經繁殖很多,得花較多時間抑制病毒。假使沒有吃完整個療程,不僅病程拖得久,還容易再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Q3:服用「克流感」是否會產生副作用?

目前較受到關注的是,日本曾有報告指出,有些患者服用「克流感」後出現精神恍惚、自殘或妄想的現象。但林應然推測,日本使用「克流感」相當普遍、浮濫,台灣則有疾管署管制、把關,國內還沒有或極少報告指出有這樣的疑似副作用。

不過,仍有些個案可能在使用「克流感」後,出現頭暈、噁心、腹瀉、腸胃不適等副作用;但廖嘉宏表示,服用「克流感」的人本身是流感患者,這些疑似副作用的現象其實也是流感的常見症狀,有時很難區分究竟是藥物副作用,還是病程本身出現的症狀

另外,也有人可能在使用「克流感」後眼睛腫起來。廖嘉宏指出,過去雖然曾有因服用「克流感」產生過敏反應的案例報告,但患者可能同時服用其他感冒藥,例如止痛藥或退燒藥,這些藥物更容易出現相關過敏、眼腫的反應,須小心分辨是否是「克流感」或其他藥物引起不良反應。

林應然則建議,如果過去曾服用「克流感」發生過敏,之後就要避免再服用。

Q4:哪些人不建議服用「克流感」?

廖嘉宏表示,目前沒有明確建議哪些人不適合服用「克流感」。最常見是孕婦對使用這類藥物的疑慮,過去研究並未證實會對於胎兒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傷害,但孕婦是流感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所以通常醫師經過評估後,在好處大於壞處的情況下,還是會開立「克流感」給孕婦。

同樣的,像是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長者及嬰幼兒等,都是流感併發重症高風險族群,在好處大於壞處的狀況下,還是會建議使用克流感。

延伸閱讀:

夏天不只讓你曬黑,還可能讓心情變糟糕! 認識「夏季憂鬱」,別再假裝快樂

《旅遊推薦清單》溫泉、樂園、馬術…暑假親子遊 一掃夏日煩悶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很多人會吃!醫曝台人早餐「4地雷組合」恐釀三高

三立新聞網
02

吃冰跟經痛有關?蘇怡寧打臉「都是習俗認知」:自己不吃別禁止別人

CTWANT
03

她超愛喝冰飲「26歲就長滿子宮息肉」!醫曝狂喝飲料3大風險:容易造成氣滯血瘀

姊妹淘
04

史丹佛研究發現 人體從這年紀開始呈現「斷崖式衰老」

NOW健康
05

百萬YTR猝逝! 非心肌梗塞「健檢正常卻忽略血壓」

中天電視台
06

蔡依林9點半就寢、郭富城晚睡早起 醫師給出真正評論…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