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心理師分享3關鍵,促進個人、婚姻、家庭和諧。

今健康

發布於 2024年10月22日20:03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相信這句話不少人都聽過、說過,不過確切來說是為什麼?真的是這樣嗎?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立翎心理諮商所郭禺廷諮商心理師分享觀點!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
先了解個人、家庭、婚姻運作。

「個人」有什麼在運作?
郭禺廷心理師首先從個人到家庭探討。每個人生來都是生命個體,需要了解、接納自己,包括美好及不足。不論是個人意願或是被期待、被要求,都需要為自己的選擇和行為負責。不過,人畢竟多會需要與人連結,外界的影響也是自己的一部份,例如家庭、伴侶。

「家庭」有什麼在運作?
家庭可說是大多數人第一個接觸的小型社會,不同的想法會有交流、碰撞,並對自己產生影響。例如在互相理解、尊重,適度的關心、引導、協助,形成的獨立又有歸屬感等等。或是因過度干涉、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給他人,例如「要孝順、要聽話、要正常…」,又或者太過衷於自我,例如偏執,使得關係疏遠或生變等等。

「婚姻」有什麼在運作?
進入到感情、婚姻,如同建立新的家庭,若不考量其他目的,本質上會是兩人生活,形成一對一的歸屬感,盼能相守到老。這會是兩人的深度連結,更會需要互相理解、尊重,除了顧好個人外,也更需了解什麼是「愛」,建立、維護和修復,如結婚誓詞。不過前述受家庭或社會的影響,也會一起進入關係當中,這也會是需要面對和挑戰的課題。

#郭禺廷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 #婚姻 #結婚 #感情 #家庭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
心理師道破其中的關鍵。

背後原因、必要性、影響是?
在初步了解個人、家庭、婚姻之後,接下來看「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嗎?郭禺廷心理師表示,這可以思考是在敘述事情「家庭對個人的影響,確實會進入到婚姻。」;還是在討論回饋、責任、觀念等等,就會需要思考背後的原因、必要性及影響。

是個人意願?家人想法?還是大家都這麼說?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這想法常見的原因,從各角色出發來看,像是許多家庭美滿的人常會想要有所回饋,不過也可以思考是否出自於某種責任或要求。家人提出,有沒有可能是對家人的愛或還放不下,或者心底某一件事需要被照顧,或是其他原因。若是由其他親友提出,有沒有可能是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大致而言,是出自於個人意願、還是家人想法、還是大家都這麼說?

兩個幸福家庭的事,幸福感加倍!
若是各自將家庭的事加進感情婚姻當中,在能力充裕、能互相理解、理想情況下確實相當不錯,也可以有不錯的發展,兩個家庭可以彼此照顧,幸福感加倍。這情況也是常見能維持運作的原因之一。

條件越多,難度越高,真的必要?
不過每個人能力都是有限的情況下,加進的條件越多,難度也就越高。兩個家庭對婚姻、對個人而言是否太過沉重?同樣的道理,任何事情也都可以「婚姻是XXX的事」,例如對許多人而言,婚姻是兩個企業的事。

常見的原因:
舉例來說,常見提出「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的原因是出自於不滿意家人的另一半,但多是基於外表、第一印象等,並沒有深刻的理解認識。還有關於喜宴、婚禮如何辦,雙方家長意見不同而鬧翻。或者對方父母要求結婚要有車、有房、有錢等作為嫁妝。或是要對方照顧負債的家人。另外,聽話也是一種,例如爸寶/媽寶、婆媳問題。也有許多因為溺愛,持續在家人的看法中尋找的自己姻緣的循環。

常見堅持的結果:
上述這些確實都可以說「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不過對感情、婚姻而言是否太過沉重?不會因此錯過良緣嗎?不會持續耽誤婚姻嗎?其實很多婚姻正是因為太過堅持此觀點而毀滅,甚至家庭失和,對於個人也不知道為什麼的感到壓力不斷膨脹,在下一段婚姻也同樣持續此循環。

可以是,但不絕對是:
由此可見,對於「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這件事,用「是」來說帶來的影響似乎只有這條路可走,其實「可以是,但不絕對是」。可以是個自然而然的回饋,但不會是人人必須要有的觀念、或是要人服從的規定。

#郭禺廷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 #婚姻 #結婚 #感情 #家庭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
可以是,但不絕對是。怎麼做?

3大關鍵:
兩人的關係、甚至深刻的互相理解、相知相惜、進入到婚姻得來不易,如果「婚姻可以是兩個家庭的事,但不絕對是。」那麼可以如何顧好自己、顧好另一半、顧好雙方的家庭呢?除了先照顧好自己,各個關係就會需要排序和界線。

回歸自我,照顧好自己:
郭禺廷心理師表示,首先會需要了解,每個人都會需要照顧好自己,回歸自我,衷於自己的想法,並且也尊重他人有這樣的想法,適度的與人交流,各自為自己負責。這也會需要深刻的了解自己及外界對自己的影響,包括伴侶、兩家人的心情及感受。例如自己關心著另一半,而另一半牽掛著家人。

忠於婚姻,照顧好伴侶:
從婚姻是一對一歸屬的本質來看,自己以外的第一順位便會是另一半,排好順位並劃好界線,當中也會有各關係的占比,做能力可及的事情,而非絕對聽從,或完全置身事外。例如另一半牽掛著家人,彼此體諒的情況下能做的有什麼?

量力而為,照顧兩家庭:
能力可及下,可再依著自己的意願及能力照顧雙方的家庭成員,這也可以包括照顧有著「婚姻就是兩個家庭的事」心情的家人們,但非絕對。

家人角度:適度關心便是愛。
同樣的,從父母等家人的角度來看,照顧好自己之餘,也可以試著理解,新人進入婚姻是組成自己的家庭,會有自己的生活,而他們一樣是自己的家人,可以適度的關心、鼓勵、支持。如此有利形成正向的循環,而非單單基於責任、義務、要求形成壓力。

#郭禺廷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 #婚姻 #結婚 #感情 #家庭

婚姻可以是兩家的事,但別勉強。
歡迎分享討論本文觀點促進合諧!

在照顧好自己、婚姻的情況下,自然也有利照顧雙方父母、家庭的心情及感受。當然,對於婚姻到底是兩家的事還是兩人的事,每個人觀點不同,若已達到平衡很好,若還沒也可邀請另一半或家人一起探討本文觀點,或可討論、理解、有個共識。若有需要也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師協助。相信不論是對個人、對另一半、對雙方家庭都可以有好的發展。

《延伸閱讀》

.如何「家和萬事興」有方法!家家難念的經?孝順是應該?心理師解析。

.為什麼愛別人先愛自己?我愛自己嗎?心理師指3關鍵更愛自己!

.「做自己」並非「不顧別人感受」,了解課題分離的進階運用!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