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免吞瀉藥、不跑廁所!腸道檢查終於不再折磨,腸道超音波能取代大腸鏡嗎?

康健雜誌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17小時前 • 出處/康健雜誌 文/謝佳君 圖/Freepik
免吞瀉藥、不跑廁所!腸道檢查終於不再折磨,腸道超音波能取代大腸鏡嗎?

腸道超音波技術有無痛、免清腸、不需空腹及零輻射等優勢,適用於追蹤發炎性腸道疾病。腸道超音波能取代大腸鏡,進行大腸癌及息肉篩檢嗎?

大腸鏡的清腸過程,對許多人來說是痛苦不堪的經驗,而對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等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因為一輩子都要頻繁定期追蹤,每次做大腸鏡更是揮之不去的夢魘。

近年國內引進腸道超音波,免清腸、非侵入性,逐漸替代大腸鏡,成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的追蹤利器,同時還可檢查併發症,如瘻管、局部膿瘍與腸狹窄等,並逐漸應用於監測癌症免疫治療引發的相關結腸炎,造福更多患者。

蔡宗佑醫師表示,腸道超音波適用於追蹤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和控制情況,但無法替代大腸鏡進行大腸癌檢查。圖片來源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不只追蹤發炎性腸病!腸道超音波還能監測這問題

32歲范先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不堪每年大腸鏡檢查和反覆清腸的不適,導致他一度減少回診頻率,病情控制不佳。直到在醫師建議下改採腸道超音波檢查,無痛、不需空腹、免清腸,提高規律回診追蹤的意願,醫師也能根據即時影像判斷病情給藥,范先生的症狀控制比以前更理想,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系主治醫師蔡宗佑說明,一般腹部超音波只看肝、膽、胰、脾、腎,必須用低頻率、高穿透力的探頭才能看清楚大範圍的臟器,但若只用低頻探頭看腸子的構造和狀況,解析度差、影像品質不佳,因此最近幾年國內引進高頻探頭,雖然穿透力較差,每次掃描範圍較小,但解析度高,腸子看得更清楚,只不過也較費時。

專門的腸道超音波會低頻和高頻探頭並用,相較於傳統大腸鏡僅能觀察腸道黏膜層的改變,腸道超音波可評估整層腸壁結構,包含黏膜、黏膜下層與肌肉層。透過觀察腸壁厚度、血流狀況、周邊是否有脂肪堆積、明顯淋巴結、以及黏膜層、黏膜下層和肌肉層是否嚴重融合,據此判斷腸子是否處於發炎狀況。

蔡宗佑表示,腸道超音波目前的適應症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主要用於追蹤治療控制情況,診斷仍須仰賴大腸鏡切片、取得病理報告才能確診。臨床上也會用於檢測是否有併發症如瘻管、局部膿瘍與腸狹窄,同時快速評估急性發炎狀況,癌症免疫治療引起的腸道發炎也能監測,協助調整治療方案。

曾有病人做完化療出現腸道發炎,經過3~4個月後治療團隊評估病人已經沒有腹瀉,計劃調高化療藥物劑量,但照了腸道超音波,發現發炎情況還未完全改善,暫緩治療計劃,直到日前再次照超音波確認已完全沒有發炎,才調高藥物劑量,讓病人治療更安全。

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祕書長顏旭亨補充說道,有些患者腸道穿孔或瘻管,無法做大腸鏡,只能依賴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進行診斷,然而,這類檢查不僅費用高昂,還涉及放射線暴露,檢查後短期內通常難以重複安排。

相較之下,腸道超音波具備非侵入性與操作便利的特點,不僅能在數日或數週內即時追蹤病情變化,也能提供可靠的臨床資訊,因此是很好的選擇。

找息肉、揪出大腸癌,仍須仰賴大腸鏡

但在大腸癌篩檢上,仍無法取代大腸鏡。蔡宗佑解釋,若未經過清腸,腸道中仍有糞便,會遮擋視線,超音波無法看到腸壁完整情況。

因此即便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屬於大腸癌高風險族群,在接受固定腸道超音波追蹤發炎情況之餘,每3~5年還是要接受大腸鏡檢查。一般民眾更無法只透過超音波就了解是否罹患大腸癌或腸內有息肉。

此外,腸道超音波只照腹部無法看清楚直腸的狀況,會受到膀胱遮蔽。不過,中國附醫近期正在發展肛門周圍超音波,以探頭掃肛門周邊的直腸,同樣不需深入肛門、也不需空腹和清腸,只是必須褪下褲子做檢查。

顏旭亨表示,腸道超音波在歐洲使用已相當普遍,國內近2、3年也逐步引進。隨飲食西化,國內發炎性腸道病患逐年增加,因此近年來學會積極推動腸道超音波臨床診斷與治療監測中的應用,並舉辦專業培訓課程與實作工作坊,以提升醫師操作能力,透過標準化流程與步驟,確保檢查結果的一致性與可信度。

顏旭亨說,目前國內已有少數醫師取得「國際腸道超音波組織」的訓練認證,學會也與相關國際組織密切合作,期望未來能在台灣設立訓練中心,為醫師提供更完整深入的專業培訓,確保民眾能接受高品質且可信賴的檢查服務。

健康資訊不漏接!加入【康健雜誌Line好友】

延伸閱讀:

胃凸肚子大影響外觀?胃凸原因、改善方式及運動一次看

養貓能護腦?貓失智帶來醫學突破?但小心養這2種寵物恐加速腦退化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很多人會吃!醫曝台人早餐「4地雷組合」恐釀三高

三立新聞網
02

吃冰跟經痛有關?蘇怡寧打臉「都是習俗認知」:自己不吃別禁止別人

CTWANT
03

她超愛喝冰飲「26歲就長滿子宮息肉」!醫曝狂喝飲料3大風險:容易造成氣滯血瘀

姊妹淘
04

史丹佛研究發現 人體從這年紀開始呈現「斷崖式衰老」

NOW健康
05

百萬YTR猝逝! 非心肌梗塞「健檢正常卻忽略血壓」

中天電視台
06

蔡依林9點半就寢、郭富城晚睡早起 醫師給出真正評論…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