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內鬼才抓!再爆5中企來台挖角竊密
[NOWnews今日新聞] 近年來,中資企業透過假外資包裝、人頭公司等方式企圖侵入台灣高科技產業,進行高薪挖角、技術竊取,對我國創新競爭力與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繼台積電才剛爆出工程師疑似翻拍機密、內鬼遭當場逮捕之後,如今又傳出五家非法中資企業在台暗設據點、竊取研發資料,外洩管道與外部挖角是否存在交集,檢調是否持續擴大偵辦,亦引發各界關注。調查局及媒體曾報導,中資業者甚至「整碗端走」台灣數十年研發成果,呼籲政府採取更嚴格防範措施;另有調查指出中共滲透手段包括「假合作、真控制」、「假代理、真落地」等多樣模式。
針對此情資,新竹地檢署高度警覺,立即啟動國安級調查機制。由營業秘密暨國安專組主任檢察官蔡宜臻統籌,與陳子維、翁旭輝、劉晏如、陳亭宇等檢察官,從今年7月15日至8月6日期間,跨區指揮法務部調查局台北市、新北市調查處,以及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的調查站共同偵辦,總計搜查25處、訊問57人次。由於本案與台積電機密外洩案同樣發生於新竹地區,地緣與時機上的巧合,更引發外界高度聯想。
調查結果揭露至少五家中國企業透過非法方式在台設立據點並積極招募高科技人才,意圖取得我國核心技術。本次事件與台積內部資料遭拍攝外洩事件相較,兩者皆顯示新竹作為科技重鎮,已成中資滲透與情報活動的高風險熱點之一。非法中企包括北京集創北方科技(專業晶片設計、曾因挖角案遭查辦仍重操舊業)、北京特納飛電子技術公司、歌爾股份(音箱與聲學元件龍頭)、博流智能科技(南京)與世紀互聯集團(港資假外資模式)等多家公司。新竹地檢署指出,這些行為刻意規避審查制度,手法日益隱蔽且組織完整,堪稱新型國安威脅。
新竹地檢署表示,針對這類未經許可在台從事研發或挖角的行為,將依《營業秘密法》、《國家安全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條嚴正偵辦。檢察官指出:「高科技產業不僅是經濟命脈,也是國家安全防線,一旦核心技術被掏空,將對台灣未來造成長期傷害。」透過跨境協同偵查與科技監控,提升查緝精確度與速度。
政府方面也強調防範制度的重要性。國內已有研究指出,中資未經審查的滲透行為已形成制度性漏洞,立法院與行政部門應儘速強化投資審查與產業保護機制同時,政府也呼籲企業與研究人員保持警戒,發現可疑挖角或技術合作行動,應即通報調查單位,共同守護科技自主。
此次行動展現檢警合力對中資滲透的防備成果,也傳達明確信號:國家對高科技領域的保護絕不手軟,任何觸及產業安全、試圖暗渡陳倉的行為都將面臨嚴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