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養老金恐見底!中國9/1落實強制社保 勞資同喊「撐不下去」
中國自9月1日起,將強制所有雇主必須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以支應退休金、醫療等需求。其實這並非新制,而是強化執行,並強調雇主與員工私下約定不繳社保是無效協議,將力挺勞工倒逼雇主依法行事。然而,中國勞工和雇主繳納社保的比例遠高於其他國家,中國一旦加強落實該法,可能會增加失業率,或者迫使勞工改打零工,反而失去更多保障。
中國社保體系包含「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與住房公積金。保險部分,前3項為勞資雙方按比例分擔,後2項由資方繳納。紐約時報29日報導,許多國家的社會保險除了勞資雙方繳費外,還會動用政府稅收來補貼,以美國為例,社會安全(Social Security)與醫療保險(Medicare)的稅率,雇主與員工各自負擔不到8%;在日本,雇主與員工則各自為養老金與醫療保險繳納大約14%。
中國政府沒補貼社保 勞資繳費比例全球最高
而中國的社保幾乎是由勞資繳費來支撐,這也代表中國雇主和員工的繳費比例遠高於其他國家,雖然比例因地區而異,但一般而言,員工須繳納工資的約10%,雇主則須負擔約25%,而兼職或打零工因沒有正式勞動合約則可豁免。
雖然中國宣布自9月1日起強制所有雇主要為員工繳納社保,但官方表示,該費用一直是強制性的,只是過去執行不力,許多公司的勞資雙方私下達成非正式協議不繳社保,以確保錢留在自己口袋。去年一份涵蓋超過6000家中國企業的調查顯示,依規繳納社保的比例不到30%。中國最高人民法院上個月宣告這類非正式協議無效,並表示將支持勞工提起訴訟逼資方依法行事。
小店喊撐不住恐關門 髮廊老闆要從員工薪水扣
小企業主表示,此舉將使他們勞動成本暴增。在北京經營米粉店的顏雪嬌(Yan Xuejiao,音譯)表示,「如果他們強迫我們繳,我們就只能關門回家了。」她續指,「尤其是今年的生意情況,你去問問看,有哪個老闆撐得住?」她看著街上一排門可羅雀的餐館,自己的店面也不例外,「我們都快要不租了,不幹了!」
其他公司的勞工則猜測老闆可能會裁員或減薪,或雇用更多零工。北京一家美髮店老闆胡洋(Hu Yang)就說,他會把雇主必須繳的部分從員工的薪水裡扣掉,否則他每個月就得額外承擔數千美元的成本。經濟學者就警告,這項政策可能會迫使更多人轉向零工經濟,拉低就業率,讓勞工失去原本的保障。然而,不只雇主,許多人也選擇不繳這筆費用,寧可把錢握在手裡應付日常開銷。
(延伸閱讀:中國7月經濟全線急踩煞車 關稅戰後勁撼動 5%GDP目標)
勞工薪水繳社保從6千變5千 還憂未來拿不到退休金
35歲的曾先生在一家韓式餐館工作,他說目前每月實領薪資6000元人民幣,若自己和老闆都必須繳納社保,手裡的薪水就至少會少掉1000元人民幣。他坦言,屆時可能得動用存款來支付每個月5000元人民幣的房貸。
40多歲的顏女士說,「像我們這樣的人,還得再繳20年,我自己能不能再活20年都不知道呢!」她表示,「就算真的活得到那時候,我能確定自己能拿到這筆錢嗎?」
北京此舉正值中國缺錢之際。有專家表示,隨著中國少子化漸趨嚴重,未來能繳退休金的勞動人口持續縮水,長者又慢慢變多的情況下,中國的養老基金可能在2035年前就會花光光;同時,政府還得減輕民眾住房、教育和醫療的負擔,好讓中國家庭不用把錢抓緊緊,而是能多消費以促進經濟。但一環扣一環,經濟下行意味著許多中小企業也都在苦撐,更遑論要再負擔高額的社會保險費用。
如果北京真的落實,代價可能不小。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的分析師估計,這項規定可能會讓雇主和員工的成本增加,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約1%。
(延伸閱讀:10年內面臨3億退休大軍 中國智庫評估2035年養老金將耗盡)
(延伸閱讀:因應生育率低落 中國宣布3歲以下幼兒每年補助1.5萬養育金)
地方政府缺錢挪用養老金 中國人質疑社保淪空頭支票
北京人民大學的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魯全表示,政府應該逐步降低這些繳費比例,才能提高雇主繳納社保的意願。他說,「強制參加某個制度的前提,是這個制度必須是好的。因此我們必須降低繳費比例。這是個一體兩面的議題。」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中國研究員劉宗媛(Zongyuan Zoe Liu)表示,當局還必須解決年輕人對制度的不信任,讓他們相信自己將來真的能享受到福利。這種信任缺口,更因為地方政府過去曾挪用養老基金,以及工資長期不見明顯成長而加深,「如果人們發現自己的工資停滯,那他們怎麼會相信,我今天繳進去的養老金,幾十年後真的還能分得到呢?」
然而,劉宗媛指出更深層的問題,由於城市裡的公務員或國企退休人員享有比私企員工、農村勞動者更多的福利,讓許多中國人認為目前的養老制度極不公平,「並不是政府只要把經濟搞,這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