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公會董監改選 陳慧遊續任理事長
[NOWnews今日新聞] 壽險公會今(28)日召開第10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並進行理監事改選,並由陳慧遊續任理事長。陳慧遊表示,在國際與兩岸情勢的變動下,也期許未來壽險公會克盡職責和業者共同努力,集思廣益,繼續發揮主管機關與產業間之溝通協調功能,使保險業繼續往前邁進。
陳慧遊指出,回顧過去1年,在全球政經環境多變、金融市場挑戰頻仍的情勢下,台灣壽險業仍展現穩健的經營韌性,113年總保費收入新台幣2兆4402億元;新契約保費收入為8418億元;投保率則持續穩定成長達262.68%,至於113年底壽險業資產總額為36兆9004億元,較112年成長5.70%,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再次彰顯台灣壽險業守護國人、厚植社會安定力量的角色。
在陳慧遊過去3年任期,壽險公會也完成9大業務,包括一、配合政府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提出相關建言,並鼓勵保險業資金投入國內公共建設。二、協助我國於115年接軌IFRS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擬具相關建議及實務判斷釋例以利壽險業順利適用兩制度。
三、致力推動普惠金融, 積極推動數位服務,訂定「人身保險數位理賠服務自律規範」,建立一致性理賠申請與身分認證標準,提升理賠效能,為消費者打造更便捷、更安全的數位服務體驗及協助修訂保險業電子商務應注意事項,擴大可投保商品範圍,開放網路保險服務,增加保戶選擇多樣性,持續優化數位投保體驗。
四、協助主管機關制訂「保單強制執行參考原則」及「保險契約險種歸類參考表」做為各地方法院受理強制執行案件作業之參考,有效維護債務人合理的保險權益。五、協助訂定保險業核心系統備援演練指引,建構產業級災難復原機制,提升整體金融科技韌性,確保保戶權益不中斷。
六、強化服務韌性,打造不中斷機制:建置壽險公會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異地備援中心,確保關鍵系統持續運作,提升服務可靠性與災難復原能力。
七、為有效降低壽險業避險成本,爭取修正「人身保險業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應注意事項」;另鑒於台美利差擴大,壽險業避險成本居高不下,爭取新增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提高固定提存比率、提高額外提存/沖抵比率、提高累積上限等),以及新增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適用的5項財源,以逐步降低資產避險比率,加速厚實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
八、考量保險業從事不動產投資係以獲取長期穩定收益為目的,作為法定收益率的指標利率應具備穩定性,始能避免受短期利率調整之影響,爰爭取主管機關修正「保險業辦理不動產投資管理辦法」第2條,將第3款基準利率定義為最近5年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每年1月1日牌告2年期郵政定期儲金小額存款機動利率的平均利率,以平緩利率波動產生的衝擊。
九、因應美國政府114年宣布「對等關稅」及「海湖莊園協議」等政策後對全球股、匯市產生的劇烈影響,配合金管會同意保發中心建議壽險業可於114年12月31日前,將帳列責任準備金高於調整後責任準備金的差額於40%範圍內釋出,並得以該釋出金額於負債項下提存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以利本業穩健經營之舉措,協助業者釐清實務疑義並擬訂相關Q&A,以利業者遵循。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致詞時,對於壽險公會帶領業者協助國家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及壽險業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也表達感謝之意。他也提到,壽險公司有二張執照,一張是由金管會核發的特許營業執照,另一張執照是由社會大眾核發的,即是民眾對保險公司的信賴及信任,期許壽險業持續發揮安定社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