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50%關稅「猶如貿易禁運」 重擊莫迪「來印度製造」產業鏈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起的關稅戰,正在重塑國際貿易地緣格局,且日前對印度祭出總計高達50%的懲罰性關稅,恐使總理莫迪從首度執政的2014年起,推出「來印度製造」、扶植本土產業鏈的倡議蒙受重擊。
金融時報(FT)指出,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於2014年首度擔任總理之後,隨即推出「來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的倡議,藉此將印度打造為可替代中國的產業供應鏈,利用中國威脅不斷升高,使其他國家開始維持與北京之間距離的趨勢,壯大印度本土產業,並且成功爭取許多外國企業將原本在中國的製造基地轉移,獲取大量包括美國在內的外國訂單。
然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6日宣布除了25%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之外,基於印度大量採購俄國原油以及軍備的理由,另外對印度商品徵收25%的懲罰關稅,使其稅額疊加後高達50%,引發印度產業界普遍恐慌,許多大型製造商除了面臨嚴峻的貿易條件,也正忙於應付大量來自投資人以及美國客戶表達焦慮以及詢問的電話。
其中,印度成衣製造商Gokaldas Exports有近半營收來自對美國出口貿易,主要向包括零售巨擘沃爾瑪(Walmart)、服飾品牌Gap以及Abercombie & Fitch等美國境內客戶供貨,在川普的懲罰性關稅出爐之後,該公司持續接到大量來自客戶、詢問是否能夠將產地轉移至其他國家的電話。
Gokaldas Exports總經理嘉納帕蒂(Sivaramakrishnan Ganapathi)表示「這樣的情況真是太瘋狂了,50%的關稅讓所有的生意都做不成」,並且指出「許多大品牌都已經表態要減少對印度的採購,將訂單轉往包括越南、孟加拉或是斯里蘭卡等國家」。報導指出,除非新德里當局能夠與華府達成協議,否則印度關鍵產業將會受到嚴重威脅,重創莫迪的「來印度製造」倡議。
雖然目前部分高單價、包括智慧手機以及藥品等貨物並不在這一波關稅影響之列,但報導指出,隨著美方有意持續對個別產業與貨物制定新的關稅稅率,使前述商品的未來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穆迪(Moody's)也警告,若50%關稅待遇持續至2025年之後,就會進一步擴大印度與其他亞洲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甚至迫使部分外國投資人撤出當地。
野村證券(Nomura)的經濟學家也認為,印度所面臨的關稅待遇「猶如貿易禁運」,對原本利潤就較為薄弱的小型產業具有毀滅性,從而破壞印度加入全球供應鏈的努力。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