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遺傳病只能靠運氣?北醫生殖醫學主任陳啟煌揭示精準醫療可胚胎篩選
單基因突變不再決定命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運用尖端基因檢測與試管技術,成功阻斷導致出生單手僅有三根手指「龍蝦爪畸形」的罕見單基因突變遺傳疾病,協助病人誕下健康女嬰,而女嬰日後若有生育規劃,也不會產下有相同遺傳罕病的後代,終結「裂手–外胚層發育不良–顎裂(EEC) (Ectrodactyly–ectodermal dysplasia–clefting syndrome) 症候群」新生突變 (de novo mutation) 的案例,締造「從三指到十指」的生命改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施俊明表示,精準醫學的發展帶領醫療照護持續精進,醫療的角色由「治療疾病」邁向「預防風險」,這是結合精準醫學與臨床照護,以科學的力量實現「延續健康生命」的理想。
罕見遺傳病友如何藉生殖醫學迎來希望?
北醫附醫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陳啟煌分享,一名求診的李先生一出生即罹患罕見遺傳疾病 EEC 綜合症,經國際知名的小兒血液腫瘤專家梅傑斯 (James S. Miser) 教授與妻子 Angela Miser 自幼收養後赴美生活;成長過程中,飽受手足裂、毛髮稀疏、唇顎裂及泌尿道異常(腎臟發育異常、輸尿管問題)所苦,迄今接受超過 50 次手術。
儘管成長路上面臨種種考驗,李先生與妻子 Liz 攜手建立家庭後,孕育健康下一代的心願始終未變,兩人將希望寄託於生殖醫療技術。
陳啟煌說明,經基因檢測確認,個案帶有 TP63 基因的新生突變,屬於自體顯性遺傳模式,是導致 EEC 綜合症的致病原因;EEC 綜合症是罕見的先天性遺傳疾病,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
他表示,如果父母其中一方帶有此突變,下一代約有 50% 的機率發病。典型臨床表現包括外指(Ectrodactyly)或「龍蝦爪樣畸形」(Lobster Claw Deformity),新生兒的手可能僅有 3 根手指,伴隨外胚層發育異常含唇顎裂、泌尿道異常(腎臟發育異常、輸尿管問題)、眼部問題 (乾眼、角膜炎、視力異常) 、聽力問題及生殖泌尿系統畸形等症狀。
「從零開始」如何突破基因盲區?
另一方面,陳啟煌表示,由於個案為收養身分,無法取得原生父母基因資料,傳統基因連鎖分析無用,等同「從零開始」突破科學盲區。
最終,醫療團隊以第三代試管中的單一基因遺傳性疾病檢測(PGT-M)設計客製化基因探針、逐胚胎精準分析及排查,成功挑選出唯一一顆未帶突變且染色體正常的健康胚胎,並順利植入。經過十個月懷胎,產檢中超音波確認是健康的十根手指,妻子於今年九月順利分娩,迎來一名女嬰,確認是健康的十根手指。
陳啟煌說明,女嬰除了擁有完整的手指,也不帶有 TP63 突變基因,象徵罕病遺傳的命運終結於女嬰這一代,為家族帶來新的希望。
陳啟煌指出,這樣醫學進步的應用,不僅是協助遺傳罕病家庭產下健康小孩,也證實即使在「新生突變、無上一代家族史」的情況下,仍能透過先進的「第三代試管」技術 PGT-M,成功終結罕見超過 6000 種以上的單一基因疾病遺傳疾病的傳遞。包括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地中海貧血及血友病等常見的遺傳性疾病,在試管療程中進行基因檢測與胚胎篩選,提前降低遺傳風險。
「單基因突變」可以被終結嗎?該怎麼做?
陳啟煌提醒,無論是否有家族遺傳病史,夫妻雙方都應重視婚前健檢與帶因篩檢,提早了解自身的基因狀況,並與專業醫療團隊共同規劃安全且安心的生育旅程,讓每一個新生命都能從健康出發。
單基因突變家族不應被歧視或宿命,透過精準醫學的創新與精進,醫療的角色由「治療疾病」邁向「終結風險」。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