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芳揭遊戲點數金流漏洞 籲中央儘速修法防詐防洗錢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遊戲點數成為詐騙與洗錢集團的新型金流破口!新北市議員劉美芳今(4)日與林國春、林金結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中央政府正視線上遊戲點數「無實名、無監管、無金流追蹤」的重大制度漏洞,儘速修法納管,強化全民資安與金流安全,避免讓更多民眾受害。
劉美芳表示,近年來詐騙集團頻繁利用便利商店購買遊戲點數,再透過地下轉售平台牟利,這類交易模式游走在法律監管之外,因為遊戲點數不具金融商品身份,未納入《洗錢防制法》與《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規範,也未受實名認證與KYC查核限制,導致受害人求助無門、難以追回款項。
劉美芳列舉指出,近年全台多起重大詐騙案件,皆與遊戲點數有關,包括2024年高雄重大詐騙案,詐騙集團指示受害者購買MyCard點數序號轉交後迅速轉售牟利,單月洗錢金流超過3000萬元;2023年跨境洗錢案,詐騙集團將台灣遊戲點數轉售至越南、馬來西亞,再經地下匯兌洗成人民幣,完全繞過洗錢防制系統,形同「點數黑市鏈」;2022年新北中和詐騙案,詐騙集團偽冒政府名義要求被害人購點驗證身份,實際為吸金手法,許多長者上當,血本無歸;2020年桃園青少年案,詐騙集團吸收高中生轉售點數協助洗錢,學生事後被銀行凍結帳戶甚至背上刑責。
市議員林國春提到,遊戲點數平台實際上早已擔負大量資金流通角色,卻未被納人任何監管框架,這些平台就像無照虛擬銀行,但當民眾受害想追金流時,卻沒有任何法律、部會能有效監管,「這不只是個別案件的悲劇,而是整體制度放任金流漏洞的結果,政府的監理機制形同自廢武功」。
市議員林金結指出,企業拒絕配合司法調查,往往以「保護個資」為由拖延或封鎖資料,反而讓詐騙集團更為囂張。當被害人報案需要被踢好幾個單位,企業卻只要一句話就不配合,這不是制度落差,是對正義的差辱。他主張主管機關應賦予檢警直接查核的權限,避免企業成為打擊詐騙的絆腳石。
記者會上也邀請新書《全球詐騙天堂》作者艾林現身說法,分享自身在 Facebook 販售商品遭詐後,匯款至遊戲點數公司帳戶,最終無法追回的真實經歷,她痛批「政府對虛擬貨幣都能監控,卻對遊戲點數完全失能,這就是詐騙集團最愛的漏洞!」
艾林表示,報警與圈存後平台卻拒絕配合查帳,司法最終也未支持其請求,「這類儲值平台無實名制、無金流紀錄、也無法可管,導致我們這些受害者就像被合法詐騙,政府和企業都沒人負責。」她感嘆,實在需要政府對制度進行修補,讓未來不再有下一個她。
對此,劉美芳等三位議員共用呼籲中央,應即刻啟動三大改革行動,包括訂定《遊戲點數管理辦法》,將點數交易平台納入金流監管;成立跨部會處理平台,設置受害者申訴與金流調查專責窗口;以及推動平台實名制、KYC 審查、金流留痕與異常申報等機制,強化洗錢防堵能力。
除了呼籲中央修法,劉美芳也宣佈啟動地方層級的實際作為,擬推動《新北市防制數位詐騙自治條例草案》,由議會跨黨派連署支持,建立地方端的異常通報與輔導管理機制;建議市府設置「數位金流異常通報平台」,整合警察局、消保官、資訊局資源,提升市民防詐能力;結合地方壓力,促請金管會、數位發展部與立法院財委會儘速啟動修法,建立中央與地方分工的金流防詐合作機制。
「點數本應娛樂,卻成犯罪金流破口,當政府能即時追蹤虛擬貨幣的去向,卻無法掌握遊戲點數的流向,這就是漏洞!」劉美芳強調,若再不立法,受害者將一波接一波,金流安全將全面失守,呼籲行政院與立法院儘速提出專法,堵住詐騙與洗錢集團的後門,還給人民一個安全的數位環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