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國務院顧問惠頓再發文 籲台灣可測試美國會支持度、應切斷中國政治認同
曾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的惠頓12日再度撰文,對台灣在美國國會獲得的跨黨派支持是否真正有效表示懷疑。他建議台灣可以進行實際測試,比如請美國國會中的台灣連線敦促行政部門儘快完成被延遲的軍售案,或者推動通過法案,讓台灣能參加環太平洋軍演(RIMPAC)等行動。
仿以色列自強模式 強化無人機戰略
惠頓(Christian Whiton)指出,台灣應該建立明確的「台獨自我防衛」概念。宣示台灣雖然期望盟友在戰爭或封鎖時提供協助,但其國防政策是依靠自身資源抵抗──仿效以色列模式,強調台灣總統永遠不會請求美國總統為了台灣而犧牲美國人的生命。
台灣具有無人機優勢,應該將其發展到極致,借鑒烏克蘭戰爭中高科技感測器與分散式網路,搭配相對低技術的海陸無人機,以多種武器套裝形式向太平洋其他國家出售這項技術,作為快速強化對抗中國防禦的有效途徑。
要求美議會軍武交貨 讓台參加環太平洋軍演
惠頓不認同1979年簽署的《台灣關係法》,原因是該法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向台灣出售國防軍武,但美國行政部門不遵守該法已有46年的歷史,而且接下來也不會有太多改變,建議台灣可以先測試其在美國國會的支持率,看看結果如何。
台灣應該堅持要求美國國會中的「友台議員」為台做出實質作為。華府有人戲稱,國會台灣連線(Congressional Taiwan Caucus)是議會的主要黨團之一,但其成員除了加入連線外,幾乎沒有其他相關行動。
所以,台灣可以要求這些友台議員催促行政部門交付所有台灣已經購買但尚未交付的武器。台灣已購買但尚未交付的武器累積金額約為215億美元(約6,512億新台幣)。美國總統川普喜歡外國大舉購買美國武器,台灣就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提議:交付所有延遲交付的武器,台灣將把軍購總額提高到400億美元(約1兆2,115億新台幣),並讓他保證在卸任前交付。
接著,請這些友台議員通過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要求允許台灣參加兩年一度由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並永久排除中國參與。這應該是不言自明的決定,否則舉辦這場演習或在太平洋部署龐大盟軍的意義何在?
切斷對中政治認同 中國的物品歸中國
將台灣重新定義為「台灣」。台灣人的身份認同總會帶有一些中國淵源,就如同美國的身份認同總會帶有一些英國淵源一樣,但任何政治上的血脈應當切斷。台灣人應該將立法院和台灣貨幣上的孫中山肖像撤除:中正紀念堂應轉型為展示自1980年代以來促成台灣真正民主化的歷史博物館,並將蔣介石的雕像遷至他處。
桃園機場改名為李登輝機場,中華航空和中鋼這類台灣企業應當更名。台灣應將從國共內戰期間帶走的藝術品歸還中國,從思想上切斷與中華民國概念的連結。
話語權在經濟實力 仿傚新加坡或杜拜
接著,台灣應將形象從「漂浮的半導體工廠」轉變為更全面的經濟自由與實力堡壘。台灣應歡迎中資,只要這些資金不導致受投資企業的控制權轉移或任何技術轉讓。要仿傚新加坡或杜拜,金融實力與外國投資會給外國政府和機構理由去阻止中國的攻擊。
允許台幣升值並與美元掛鉤,降低進口商品和服務成本來緩解通膨,這將改善台灣民眾的生活品質,並減少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逆差。將新台幣與美元掛鉤,能消除匯率風險,進一步促進金貿成長。
美國人和日本人應該能夠在申請後自動獲得長期工作簽證。像菲律賓等較貧窮國家的公民可能需要面臨配額限制,但應採寬鬆原則。台灣應為長期經濟移民建立合理的入籍途徑,前提是他們對國家有承諾。台灣銀行應開始採用美國的 FICO信用評分和其他信用評估標準,方便想在台生活或經商的美國人取得信貸。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