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想遠離偏頭痛應如何治療與預防?醫解析自我管理及緩解關鍵

今健康

發布於 04月24日18:19

偏頭痛通常可透過藥物達到緩解,但若等到急性發作才吃,效果可能較差。若感覺有些許不舒服,例如肩頸僵硬、口渴或疲倦時,就要評估是不是偏頭痛發作的前兆;日常也可以透過調整生活習慣來降低偏頭痛發生的頻率[1]。本次透過醫師的說明,幫助民眾瞭解偏頭痛的預防方式及治療方法。

偏頭痛急性發作的治療方式

針對偏頭痛急性發作,合理應使用止痛藥緩解,不過在使用時,有三大關鍵需要注意。對此,活水神經內科診所黃子洲醫師說明,首先要瞭解偏頭痛是緩慢醞釀的疾病,需要在大火尚未燎原前,及早使用適當的武器來撲滅火苗,否則等到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再有效的治療,都難以緩解症狀。

因此,建議治療時,應遵守分層治療原則,針對輕、中度偏頭痛,可以使用非專一性止痛藥,例如乙醯胺酚類等消炎止痛藥;若進展到中、重度偏頭痛,則應使用專一性止痛藥物,包含麥角胺類、翠普登類[2]、CGRP拮抗劑口服藥物[3],才能真正治療偏頭痛,達到緩解效果。此外,也應避免過度使用非專一性止痛藥,讓偏頭痛越吃越痛,產生「藥物過度使用頭痛(MOH)」[2]。

正確面對偏頭痛的治療觀念

黃子洲醫師形容,急性止痛藥就像是拿滅火器撲滅火勢,只能「治標」,當火勢不斷蔓延,像是每個月偏頭痛發作超過四次以上[4],必須得使用防火設施及建材來預防治療,達到「治本」效果。而預防性治療通常需要一段時間發揮作用,至少需要1到2週,建議應持續治療至少3至6個月[5],將偏頭痛再發作的風險降到最低。

維持良好生活型態

有效緩解偏頭痛

黃子洲醫師建議,日常應適當運動、紓解壓力,維持良好睡眠品質,避免睡眠時間忽多忽少[1]。飲食方面應避免3C食物,如起司、巧克力、柑橘類水果,香腸、臘肉等硝製品,以及紅酒,可能誘發偏頭痛發作[6]。同時,透過生活紀錄找出可能的誘發食物並避免。最後,應透過專家正確診斷及適當治療,讓自己重拾生活平衡與健康。

(本衛教內容專為提供予台灣一般民眾而準備)

[1] 康健雜誌. 偏頭痛症狀、原因是什麼?緩解偏頭痛穴道、治療一次看. Available at: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5990. Accessed in Mar 2025

[2] 台灣頭痛學會. 偏頭痛急性發作藥物治療準則.(2017)

[3] 臺灣醫學會. 偏頭痛藥物治療的新進展.

[4] 台灣頭痛學會 病人偏頭痛衛教折頁

[5] 台灣頭痛學會. 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和急性止痛藥有甚麼不同?Available at: https://taiwanheadache.org.tw/medication-ins/%E5%81%8F%E9%A0%AD%E7%97%9B%E7%9A%84%E9%A0%90%E9%98%B2%E6%80%A7%E6%B2%BB%E7%99%82%E5%92%8C%E6%80%A5%E6%80%A7%E6%AD%A2%E7%97%9B%E8%97%A5%E6%9C%89%E7%94%9A%E9%BA%BC%E4%B8%8D%E5%90%8C%EF%BC%9F/. Accessed in Jan 2025

[6] 台灣頭痛學會 有哪些食物會導致偏頭痛發作? Available at: https://taiwanheadache.org.tw/headache-treatment/%E6%9C%89%E5%93%AA%E4%BA%9B%E9%A3%9F%E7%89%A9%E6%9C%83%E5%B0%8E%E8%87%B4%E5%81%8F%E9%A0%AD%E7%97%9B%E7%99%BC%E4%BD%9C%EF%BC%9F/ Accessed in Mar 2025

《延伸閱讀》

.偏頭痛「痛到要命」不誇張!謹記口訣54321沒煩「腦」!

.偏頭痛常見迷思與地雷!依賴止痛藥、咖啡因恐加劇誘發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