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台最新關稅20%!賴清德聲明:暫時性關稅、可望再調降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美國總統川普7月31日簽署最新行政命令,確定對台灣課徵20%關稅,而加拿大在內的多國關稅稅率上調至最高35%,以保護美國製造業並回應長年貿易逆差所構成的國安威脅。
對此,賴清德總統表示,「感謝談判團隊的辛苦,在時程有限的情形下,經過四個回合實體磋商,以及多次視訊會議,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並且堅守維護國家利益、守護產業利益、守護國民健康、確保糧食安全的四項任務」。賴清德並強調,雖然今天美方所公布的稅率只「暫時性」的措施,但執政團隊一定會再接再厲,持續爭取合理稅率,完成關稅談判的最後關卡。
反觀加拿大,川普於美東時間7月31日透過Truth Social發文抨擊加拿大政府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立場,並警告稱,這將使美加貿易協議「非常難以達成」。隨著8月1日的關稅談判期限逼近,白宮強硬表態恐使全球第二大美國貿易夥伴關係陷入緊張,影響北美供應鏈穩定性。
川普揚言,若未能在期限前與加拿大達成新協議,美國將對所有未涵蓋在美墨加協定(USMCA)中的加拿大商品加徵35%關稅,涵蓋範圍可能包括鋼鋁、汽車與農產品等重要進口項目。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則在7月30日宣布,計劃於9月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支持巴勒斯坦建國,成為繼法國與英國之後的重要G7成員。卡尼並批評以色列「造成加薩人道災難」,表明對中東局勢的立場轉向,引發以色列與美方高度不滿。
根據美國普查局資料,2024年加拿大對美出口達4,127億美元,自美進口3,494億美元,為美國最大出口市場與次大進口來源國。一旦衝突升級,將直接影響兩國跨境製造、能源、原物料供應及科技貿易往來。
此外,加拿大原本計畫於今年對美科技巨頭課徵數位稅,亦在川普於6月中突然叫停談判後撤回,突顯雙邊關係不穩的警訊。
川普再次將地緣政治與貿易政策掛鉤,強化其「美國優先」的選舉主軸。在選戰期間,這類貿易手段或為其爭取鋼鐵與汽車業搖擺州選民支持;但短期內可能擾動美加市場信心,對科技、車用與原料股構成壓力。台灣出口鏈企業須留意此貿易對抗可能引發北美製造業庫存調整,間接波及對美加ODM/OEM訂單表現。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