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她每月存2萬,卻為父母貼錢養老,退休金泡湯…嘆:如果爸媽年輕時有規劃,我早就財富自由了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11月04日01:18 • 發布於 11月04日01:18

作者 : 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獨生女阿芸還在工作,爸爸六十多歲就提早退休,媽媽又沒工作,一家靠著微薄的勞保年金過生活。

她本來每個月可以存兩萬元當退休準備金,自從爸媽退休後,變成每月要貼補一萬多給家裡,還得負擔父母的醫療保費與雜支。幾年下來,她的退休帳戶不但沒增加,還時常需要動用緊急預備金。

她很坦白說:「如果爸媽年輕時有規劃,現在我應該早就達成財務自由了。」

一半收入被父母用來養老

這個故事的主角我姑且稱他為阿浩,今年四十歲,單身,沒小孩,父母都七十多歲,靠著每月大約六萬元的年金過生活。這筆錢若拿來支付吃飯、水電與基本醫療勉強夠用,但若出現突發狀況,例如住院、房屋維修或長照需求,就會馬上捉襟見肘。而現實是,這些突發支出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於是,補破網的責任自然就落到阿浩身上。

他形容,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幾乎有一半都流向了父母。老屋年久失修,請人修理得花錢;父母三不五時身體不適,醫藥費不能省;生活上的基本開銷、水電費、甚至連孝親金的包紅包也不能少。

他不是不孝,也不是不愛父母,而是這樣的長期資金壓力,讓他完全無法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他說:「我的存款愈來愈薄,有時候連自己的生活也快顧不了了。」

有一次,他想說不如送父母去住療養院,讓他們有更好的照護,也能讓自己喘口氣。結果一查,光入會費就要數十萬,月費還要兩三萬起跳,根本不是他能負擔的數字。去排政府的公共安養資源又得等好幾年,自己平常要上班,也無法全靠居家照護。這些看似有選擇,實際上卻是「無解的選項」,沒有一個真正能解決問題。

這是一個讓人看了很沉重卻也很現實的故事。你無法不去同情那位正在獨自面對年邁父母與未來生活的中年人,但你也同樣會忍不住去思考:「我會不會有一天也面臨同樣的困境?」這並不是個案,而是正在蔓延的集體現象。當退休金準備不足時,真正被推入壓力漩渦的,往往是下一代。

爸媽沒存退休金,老後壓垮獨生女

生活中的案例其實比比皆是。另一個案例叫阿芸,從小就是獨生女,爸爸六十多歲就提早退休,媽媽又沒工作,一家靠著微薄的勞保年金過生活。

她本來每個月可以存兩萬元當退休準備金,自從爸媽退休後,變成每月要貼補一萬多給家裡,還得負擔父母的醫療保費與雜支。幾年下來,她的退休帳戶不但沒增加,還時常需要動用緊急預備金。她很坦白說:「如果爸媽年輕時有規劃,現在我應該早就達成財務自由了。」

我們不能怪父母當年沒存退休金,畢竟那年代的資訊不透明、金融工具不普及,他們也許真的沒機會學習理財。但到了我們這一代,如果還不開始準備自己的退休規劃,那麼未來我們的孩子,也可能會像我們現在一樣,在兩代人的責任中夾縫求生。

延伸閱讀:
兒赴美深造「自費上名校,連維持呼吸都貴…」台商爸矛盾:該成全孩子,還是把夫妻養老金擺第一位?

別把不理財的代價,留給孩子

社會結構正在變化。家庭成員越來越少,未婚比例逐年升高,少子化成為常態。以前一個家庭有三四個孩子,平均分擔父母養老的壓力還能勉強應付,現在大多數家庭是「一個孩子對兩個老人」,甚至有的還加上一個需要照顧的祖父母,整體壓力直接加倍。

當我們在規劃自己的退休金時,不只是為了自己能過得好,而是為了不把壓力轉嫁給下一代。如果我們現在不做準備,到了七八十歲時,孩子若也正值事業壓力最大、房貸還款高峰期,還要替我們支付醫療、生活甚至安養費用,這不只是金錢壓力,更會造成親情的撕裂與心力的消耗。

可能你會想:「但我現在的收入就這麼多,還要顧小孩、還房貸、還能存什麼退休金?」這確實是大多數中產階級的共同痛點。不過,退休準備不是一筆巨額的投資,而是要從「長期規劃」的角度思考。

你不需要每個月存三萬元,一開始能先從五千、一萬開始,每年調整一次比例,並盡早建立「自己要為自己老後負責」的觀念。用指數化投資搭配定期定額策略,其實可以做到長期資產累積,也不需要太複雜的財務知識。

40歲別氣餒,現在就開始規劃退休金

如果你已經四十歲,還沒有開始準備退休金,也不需要氣餒。至少從現在開始,仍然有二十年可以規劃。問題是,你要不要從今天就開始?如果不開始,二十年後也許你會和故事裡的阿浩一樣,每天擔心的不只是父母,還有自己的晚年。

退休準備看起來像是一個人的事,其實是兩代甚至三代的事。父母不準備退休金,孩子會為他們承擔老後生活;而孩子沒準備退休金,可能也會讓下一代陷入一樣的困局。我們不想責怪誰,但我們更不能讓錯誤的模式一代代複製下去。

如果你希望下一代不用再為你的退休費用奔波,現在就是你該替未來負責的時候。選擇從今天開始,為自己存一筆退休金,就是為孩子贏得選擇權與喘息的空間,也是為自己打造一份更有尊嚴的老後人生。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吃爆豆腐、雞胸肉,為何還會「肌少症」?醫揪台灣人1習慣釀「蛋白赤字」:身體沒吸收,腎臟快累死

遺憾「懷孕沒生下來」,72歲李昂不婚無子晚年怎規劃?她簽DNR、獨自就醫:自己站起來,比靠別人有用太多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直播認割韭菜!泡泡瑪特員工:價格「確實過分」 股價蒸發近4成

三立新聞網
02

起底/日產靠台灣神秘買家續命 台灣隱形千億富豪曝光

鏡報
03

普發1萬上車0050!20年翻成14萬 讓台積電、鴻海幫你生財

三立新聞網
04

一萬元的金錢考試,你願意讓孩子交空白卷嗎?

moneybar
05

獨家/以為拿錯訃聞? 鎢鋼大王廖萬隆改姓張原因曝

三立新聞網
06

爸爸回來了!黃仁勳留台1天半行程曝 這原因沒空逛夜市:我想他了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