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發布0.3公尺海嘯警報不可怕? 中央氣象署「1圖示警」有多危險
今(30日)上午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處,發生規模8.8強烈地震,當地沿海觀測到3~4公尺的海嘯,鄰近的日本立刻對太平洋沿岸地區發布海嘯警報,台灣中央氣象署則估海嘯最早影響台灣時間為下午1點18分,包括北部、東北部、東部、海峽沿海等地區,可能會出現浪高0.3公尺的海嘯;而東南部及西南部地區,則會面臨最高1公尺的海嘯。然而,請不要因為海嘯只有0.3公尺就掉以輕心,中央氣象署就指出,這會導致60%女性被沖倒。
中央氣象署曾製圖提醒民眾各高度海嘯死亡率。(取自臉書)
中央氣象署先前曾製圖指出,海嘯通常是因為海底發生淺層地震,造成了波長很長的水波,當水波接近陸地,受到海岸及海底地形影響,前浪的速度變慢、後浪則堆積高漲,使浪變高並往內陸侵襲。
氣象署表示,海嘯襲來時,並不像我們平常看到的海浪拍一下就結束了,而是像快速又不會停止的漲潮,持續往陸地襲來。因此,當海嘯達到 1 公尺高時,代表這麼高的水源源不絕、夾雜許多殘骸的水牆往陸地直撲,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死亡率達到 100%。
至於只有幾十公分高的海嘯呢?日本港灣空港技術研究所針對海嘯做過一項模擬實驗,讓 20 名成年男女站在大型水槽並模擬海嘯,發現當水位 30 公分高時,60% 女性受試者會失去平衡或跌倒;當水位40公分高時,90% 女性受試者都無法站立;當海嘯到達 70 公分高時,不論性別,所有受試者都無法站立了,一旦在海嘯中被沖倒,就有生命危險。研究員有川太郎強調:「當人們聽說海嘯只有幾十公分時,往往會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實際上它非常危險,甚至會危及生命。」
除了模擬實驗,科學家們也分析 2004 年印尼蘇門答臘地震海嘯(南亞大海嘯)的資料,推算不同海嘯深度受困人口的死亡率:當海嘯高度達到 30 公分時就出現有人傷亡的情況。當海嘯高度從 50 公分上升至 60 公分高時,致死率甚至會從 4.8% 驟升至 28.9%,足足高了六倍之多。
雖然依照研究數據,20 公分以下海嘯的致死率是 0%,但這只是針對過往資料的分析估算,並不代表小於 20 公分的海嘯都是安全的。所以只要看到海嘯警報,就一定要提高警覺。(責任編輯:卓琦)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