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不只和抽菸有關!10萬人研究發現「這習慣」增41%罹癌風險
最新研究指出,攝取過量、過度的加工食品可能大幅提高罹患肺癌的風險。研究發現,食用這類食品最多的人,罹患肺癌的機率比食用最少者高出41%,即便排除吸菸等影響因素後,這項關聯仍然成立。專家表示,過度加工食品往往含有人工添加物和化學成分,可能引發體內慢性發炎、破壞腸道菌群還有削弱免疫系統,進而提高癌症風險。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人們早已知道,過度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與心臟病、糖尿病及肥胖有關,而這項新研究顯示,這類食物可能還會提高肺癌的風險。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定義,過度加工食品含有「廚房裡很少或幾乎不會使用的成分」,或某些為了讓最終產品更可口、或更具吸引力而添加的「添加劑」。這些成分常見於汽水、洋芋片、雞塊和冰淇淋等食品中,可能包括防腐劑、人造色素、防止分離的乳化劑,還有為了提升風味而添加或改造的糖分、鹽分和脂肪。
根據29日發表於《Thorax》期刊的研究,攝取最多過度加工食品的人,罹患肺癌的機率比攝取最少者高出41%,即使考慮到吸菸等其他因素後,這項差異仍然成立。
這項研究分析超過10萬名參與「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NHANES)飲食問卷的人員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與肺癌診斷的醫療紀錄進行比對。受試者平均每天攝取將近3份過度加工食品,最常見的是加工肉品、無糖或含咖啡因的汽水,還有無咖啡因汽水。
研究作者指出,工業化加工改變了食物結構,影響營養素的可用性和吸收,同時也會產生有害污染物。他們特別提到「丙烯醛」(acrolein),這是1種可從菸草、木材、塑膠、汽油燃燒,或高溫烹調油脂中產生的化合物,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這種物質可能與肺癌風險相關。另外,食品包裝材料也可能是風險來源之一。
不過,這是1項「觀察性研究」,代表即便研究方法嚴謹,仍無法證實因果關係,只能說「兩者存在關聯」。未參與本研究的預防與生活醫學專家、大健康倡議(True Health Initiative)創辦人卡茲(David Katz)指出,這項研究強烈暗示,過度加工食品可能會提高罹患肺癌的風險。
卡茲表示,目前針對過度加工食品與肺癌的研究仍不多,但已有大量證據顯示,飲食品質對美國多種早死原因具有重要意義。他補充說,經常攝取過度加工食品的人,飲食品質通常較差,例如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化學成分、鹽與糖,總熱量也偏高。
卡茲指出,目前針對過度加工食品與肺癌之間關聯的研究仍有限,但已有大量證據顯示,整體飲食品質與美國多種「早死原因」息息相關。
他補充說,經常攝取過度加工食品的人,飲食習慣往往較差,例如攝取過多飽和脂肪、添加化學成分、鹽分和糖分含量偏高,總熱量也常超標。這些不良飲食因素可能引發體內的發炎反應,發炎正是促使癌症形成及惡化的關鍵,同時也會破壞腸道菌群、削弱免疫系統功能。當過度發炎和免疫失調同時出現,就可能讓體內的異常細胞取得優勢,這正是癌症發生的溫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