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想吃冰,降溫無負擔新選擇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509期
文 畢翠絲
想解饞,不妨選擇低糖水果如奇異果、藍莓,或自製無糖涼茶、加檸檬的氣泡水,既能降溫也無負擔,並且要養成「看標示、少加糖」的飲食習慣,遠離高糖陷阱,才能在夏日裡清爽又健康。
每到夏季,氣溫動輒飆破35℃,這時來杯清涼的飲品最能解渴消暑!不過,含糖飲料不僅會讓人越喝越渴,還可能導致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風險。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尋找更健康的解渴選擇,而水果便是絕佳的替代品,不僅天然低脂,還富含纖維與多種維生素,成為夏季健康飲食的好夥伴。
夏季是台灣水果最豐富的時節,常見的有西瓜、釋迦、哈密瓜、桃子、李子、鳳梨、葡萄、火龍果、荔枝、龍眼、蓮霧、香蕉等,讓人忍不住想大快朵頤。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面對琳瑯滿目的水果,若攝取不當,可能導致血糖波動或體重增加,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與長者,更需要聰明選擇與適量攝取,掌握熱量與升糖指數,讓甜美不成為負擔。
熱量與升糖指數
不同水果的熱量與升糖指數(GI)不盡相同,若以熱量來分,以下幾類需特別注意:
◎熱量偏高水果:釋迦、香蕉、荔枝、龍眼。
◎中等熱量水果:桃子、水蜜桃、哈密瓜、葡萄、芒果。
◎熱量較低水果:西瓜、火龍果、鳳梨、李子、蓮霧、小番茄。
熱量低並不代表升糖慢,例如西瓜雖然熱量低,但升糖指數卻很高,容易造成血糖快速上升。同樣地,釋迦、荔枝、龍眼、芒果屬於高GI水果,而香蕉則是中等GI值。
黃淑惠說明,控制「總量」比單看水果種類更重要,就算是低升糖的小番茄,若一口氣吃下一大盒,也會造成血糖上升。混搭水果,可將高GI水果與低GI水果搭配食用,例如:小番茄 + 半顆水蜜桃;火龍果 + 鳳梨;蓮霧+香蕉。
這樣既可享受多元風味與植化素的營養,又能避免血糖快速飆升,滿足口慾又不造成身體負擔。
清涼又健康的天然飲品選擇
夏季消暑可以選擇天然又無負擔的健康飲品:
◎花草茶系列:
洋甘菊:幫助放鬆舒壓。
玫瑰花茶:有助安神。
洛神花茶:微酸帶甜,富含花青素,冰鎮後風味極佳。
自煮方式簡單,使用乾燥花草,加水煮沸、放涼冷藏,即可飲用,無需額外加糖,即可感受天然風味。
◎水果氣泡水:加入新鮮檸檬片、薄荷葉、迷迭香等天然香料,再搭配氣泡水,清爽解渴,提醒注意檸檬皮使用前務必清洗乾淨,以免殘留農藥。
自製冰沙,潤腸甜品
家中若有孩子,不如動手做簡單的水果冰沙。選擇糖分較低的水果,如火龍果、鳳梨,旺季時多買冷凍起來備用,搭配無糖優格或原味優酪乳,用果汁機打成冰沙,可額外加上薄荷葉、堅果碎片作裝飾,增加口感。
對於牙口較弱或腸胃較敏感的長者,可以試試以下食材。
◎白木耳湯:可依個人口感選擇煮至脆口或滑潤狀,白木耳富含天然膠質,不僅有助潤腸通便,也具有清熱降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搭配蓮子、枸杞:蓮子可補脾胃、安神助眠,枸杞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與天然甜味,能自然提升整體風味與營養密度。
◎加入少量水果丁:如蘋果、火龍果、香蕉等,切小丁後加入湯品中,增添口感層次,也有助於攝取維生素與膳食纖維。既能補充水分,又不刺激腸胃,非常適合長者日常補養。
補充足夠水分,防脫水或中暑
中醫師莊可鈞提醒,夏日消暑最關鍵的是「補充足夠水分」,以防因大量出汗導致脫水或中暑。
當自己或他人出現中暑徵兆時,先觀察症狀並選擇合適的補充方式。例如:若因大量流汗而中暑,僅飲用白開水反而可能稀釋體內鹽分,增加脫水與肌肉痙攣的風險。建議補充含有電解質的飲品,如運動飲料、椰子水或新鮮蔬果汁,較能有效補回水分與礦物質。
此外,也可攝取一些具清熱解暑作用的食材,幫助降溫、舒緩不適。
❶冬瓜
清熱解暑效果顯著,能夠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
❷苦瓜
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夏季降火很有效。含有苦瓜素,能夠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幫助消化。《本草綱目》記載:「苦瓜苦寒、無毒、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建議大家多吃能消火氣的苦瓜,苦瓜能抑制細胞產生前列腺素,緩解體內發炎反應,裡頭含苦瓜苷,能調節血糖及多種植化素,如皂素、苦瓜素等。
❸山藥
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能幫助調理腸胃功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
❹木瓜
含有木瓜酵素,能分解蛋白質促進消化,有清熱降火作用,幫助緩解消化不良。
❺火龍果
含有豐富纖維素,促進腸胃蠕動,亦可清熱解暑。
❻西瓜
含有大量水分和維生素C,是極好的解暑水果,並有助清熱解毒,利尿排毒。吃西瓜能利尿解熱,緩解熱暑造成的煩躁、胸悶,中醫藥典更稱西瓜為「天生白虎湯」,但注意不可過量。
清涼解暑飲品
◎酸梅湯
莊可鈞說明,酸入肝,夏天喝酸梅湯可以解渴生津,因為性味上「酸甘化陰」,酸酸甜甜的食物容易生口水。酸還能斂汗,並滋潤身體陰液、養肝及養胃陰,搭配桂花風味更佳。
◎ 綠豆湯
夏天常流汗,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汗出過多會耗傷心氣。《黃帝內經》有一句話:「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皮膚的疾病,中醫會看成是心方面的問題。綠豆特別可以解皮膚的毒,且還有解暑熱、利濕的作用,能代謝掉體內多餘的水分;搭配薏仁一起食用,利水滲濕效果更強。
◎無糖青草茶
莊可鈞說明,青草茶的主要原料包括仙草、咸豐草、鳳尾草、薄荷等材料,具有消暑退火的功效,適合作為夏天解渴的飲品,也能緩解因上火引起的嘴破和喉嚨痛。但由於青草茶的性質較涼,體質虛寒者、生理期中的女性、患有腎臟或心臟疾病者以及腸胃較為敏感的人群,應避免飲用或少量飲用青草茶。
降溫無負擔食譜
◎冬瓜薏米湯
材料:冬瓜750克、生熟薏米各30克、大腹皮50克、赤小豆100克、陳皮1塊、蜜棗30克、瘦肉300克。
做法:生熟薏米、赤小豆及蜜棗洗淨浸泡,陳皮浸軟後去囊,冬瓜洗淨切塊,瘦肉先煮熟後將所有材料及3,000毫升水用大火煲滾後,轉慢火再煲90分鐘,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除煩,利尿消腫,除痰袪濕。
◎黨參甘草薏仁生薑飲
材料:黨參6克、生甘草5片、生薏仁15克、生薑5片。
做法:將藥材洗淨後用加入1000c.c.水中煮沸,放涼後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祛濕、補氣健脾。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糖尿病吃冰怕血糖失控! 醫認證「這幾款冰」較穩血糖:霜淇淋比冰淇淋更適合
·吃冰消暑不想變胖!選「冰淇淋or霜淇淋」? 1圖揭「各類冰品陷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