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他洗腎總貧血未改善 醫檢查驚:是大腸癌!9萬病友忽略「2大疾病」警訊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0小時前 • 發布於 20小時前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貧血是洗腎病人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但也可能造成其他疾病判別的盲點。(圖/北醫附醫提供)

▲貧血是洗腎病人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但也可能造成其他疾病判別的盲點。(圖/北醫附醫提供)

洗腎病友要注意,貧血可能不是洗腎造成的。一位50歲的病人因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洗腎)合併貧血的症狀,且貧血持續未改善,經腎臟內科醫師轉介至消化內科評估,檢查後才發現,貧血的主因其實是因為大腸癌,緊急手術後病人重回正常生活。醫師指出,貧血是洗腎病人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但也可能造成其他疾病判別的盲點,呼籲患者若長期出現貧血等相關症狀,應盡速就醫。

北醫大附醫腎臟內科醫師陳靜怡表示,台灣洗腎人口超過9萬人,洗腎病人因為腎臟功能減退,導致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下降,減少紅血球的產生,容易導致貧血,這種由慢性腎臟病(CKD)引起的狀況稱為腎性貧血,一般可藉由施打紅血球生成素改善。

她說,臨床上腎性貧血的嚴重度和腎功能損害的程度呈正相關,根據統計,甫接受洗腎治療的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患者,超過8成以上都有腎性貧血。上述患者因長期洗腎合併貧血,近來常常感到異常疲憊且貧血未改善,經轉介至消化內科,醫師問診後發現,病人排便習慣改變,且糞便有口徑變細的現象,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貧血的主因其實是乙狀結腸腫瘤。

陳靜怡舉另一位個案,一名年逾8旬的奶奶飯後腹部不適而到消化內科就診,自述最近常常疲倦、走路會喘;家人也提及,長年洗腎的奶奶雖有固定施打紅血球生成素,但仍有貧血的現象,近期更出現黑便,經醫師檢查後發現,奶奶貧血的主因其實是胃腫瘤合併出血。

北醫附醫消化內科醫師陳文昭解釋,消化道從食道到肛門等各個部位都可能出血,許多消化道疾病一開始的症狀就是貧血;而洗腎等腎功能不佳的病人,容易在消化道出現血管異常增生,這些不正常的血管通常增生在表淺部位,常因吞食物磨破增生血管引發出血,進而導致貧血。由於兩種情況都會出現貧血,可能讓洗腎病人忽視消化道疾病的警訊。

陳文昭建議,洗腎病人若長期出現貧血等相關症狀,應保持警覺,留意排便情形及糞便顏色形狀,若有異狀也應與主治醫師討論;50-74歲的民眾可善用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篩檢,看是否有大腸癌風險。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失智症兇手抓到了!多做3件事遠離健忘腦、腦退化,50歲後活化大腦必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2

不是止痛藥!「1習慣」能減緩疼痛 看伴侶照片也有用

三立新聞網
03

血糖高容易口渴不是糖尿病!竟是癌王前兆 胰臟癌20年增4倍

健康2.0
04

08月01日 流汗不只是為了身體

Heho健康
05

幸福的伴侶平日會做「這5件事」 心理師:簡單但多數人都忽略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蔡岳宏
我在106年天公生後,正月十一日回市場擺攤賣豬肉,因為是早市凌晨三點就到,四點想要上廁所,卻只有一點點,到了八點前又跑三趟廁所,也是不多且有血絲,傍晚老婆下班,晚餐後才說早上的事,老婆只問我會覺得痛嗎?我回說不會,老婆要我回醫院安排檢查,檢查結果是有兩顆線瘤息肉,接近括約肌這一顆以是零期偏向一期將會癌化,算是原位癌,同年四月到高雄長庚切除,去年五月二十號也做糞便潛血檢查,一週後收到了檢查報告是:陰性 會分享自己的病史,也不過是讓更多人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疾病、癌症其實並不可怕,就怕患者的忽視拖延及輕信偏方而延誤病情,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16分鐘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必須照顧父母,卻被負面情緒綁架?3步驟「情緒命名法」讓心情變輕鬆

優活健康網

知名藝人傳猛爆性肝炎 醫揭「關鍵危險信號」

健康醫療網

快訊/問題在飯糰?台大疑食物中毒「18學生情況曝」衛生局急採業者令停業

三立新聞網

他7個月內成功減重27公斤!醫院減重團隊為患者打造健康減重新模式

華人健康網

國外買水果乾要注意!防疫檢疫署提醒:「含種子」就不行,最高恐罰15萬

造咖

失智症不只記憶衰退,憂鬱與妄想跟著來!認識「失智症併發精神行為」症狀

華人健康網

不只花生!8種食物藏黃麴毒素「害肝癌」 醫示警:高溫也殺不死

三立新聞網

記憶力變差?可能是吃錯食物!研究揭「5大植物性飲食」成護腦關鍵

優活健康網

「長者量六力」互動特展 體驗健康新趨勢

優活健康網

從規範到情緒調節:心理師親教高敏感兒專注困擾治療技巧

健康醫療網

「5年過關」是迷思!她感覺閃到腰就醫竟「乳癌併骨轉移」醫揭保命關鍵

三立新聞網

炎炎夏日想吃冰,降溫無負擔新選擇

常春月刊

眼神藏警訊!4徵兆恐是「大腦退化」初期現象 對不到焦要當心

TVBS

炎夏對抗紫外線防光老化! 敏感肌補硒元素助曬傷修復

NOW健康

乞丐要錢你會給錢嗎?行為專家揭真相:心思細膩的人會「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

爸媽愛揮霍,孩子也會亂花錢!想培養孩子金錢觀,家長謹記3大原則

優活健康網

「1眼疾」沒在用3C也可能會得! 醫籲患者:趁早介入、積極治療,延緩「視」界末日來臨

潮健康

糖尿病「腎病變」初期無症狀!醫:出現尿蛋白恐「腎功能已流失7成」

優活健康網

藥物壓抑免疫恐誘B肝復發?醫籲預防性用藥降低肝損風險

健康醫療網

O型血最容易被叮?中醫師揭「蚊子偏愛體質」 常喝手搖飲、失眠多夢都上榜

常春月刊
影音

嬰兒監視器竟害全家睡不好?醫師揭露電磁波干擾真相【TODAY健面聊_QA|杜俊賢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你家的Wi-Fi才是健康殺手!別再只怕鄰居的訊號了【TODAY健面聊_QA|杜俊賢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你以為飛航就沒事?手錶還在釋放強電磁波!【TODAY健面聊_QA|杜俊賢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睡前開飛航還不夠!醫師教你手機正確放置法【TODAY健面聊_QA|杜俊賢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你買的防電磁貼片根本沒用?搞錯種類等於白貼!【TODAY健面聊_QA|杜俊賢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無儀器也可測 醫用一字教你遠離電污染(下)【TODAY健面聊|杜俊賢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你每天都在被電磁波傷害?10大錯誤習慣快改掉!【TODAY健面聊_一分鐘小教室|杜俊賢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你天天戴的藍牙耳機,正在釋放電磁波轟炸你!【TODAY健面聊_QA|杜俊賢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孩子睡覺區磁場太強?醫師建議防護標準嚴格3倍!【TODAY健面聊_QA|杜俊賢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低電磁波可能引起血栓?負面影響一次看(上)【TODAY健面聊|杜俊賢醫師】

TODAY 健面聊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CAR-T外又有新福音!8/1起雙特異性抗體獲健保給付

健康醫療網

重拾膝利人生!拯救膝關節退化 半人工膝關節詢問度高

NOW健康

視力模糊竟是白內障作祟!趙少康接受手術重拾清晰視界 醫提醒:中年人也可能提早發病

常春月刊

早上起床喝這杯,就能解決便祕!日本醫師的4個方法,防慢性便秘、降腸癌風險

良醫健康網

別把氣色差當老化!醫師提醒:可能是缺鐵,飲食補對才有效

常春月刊

痔瘡治療全解析!內痔外痔怎麼分?痔瘡一定要手術嗎?

美醫誌

IG、FB沒人按讚好焦慮?6個社群殘酷真相:朋友嫉妒「你過得比他好」

優活健康網

8/1「世界肺癌日」 護肺4招共同響應

Hello醫師

乳房出現腫塊,不一定是癌症!外科醫帶你認識4腫「乳房良性腫瘤」:這種有惡性潛能

良醫健康網

黃疸不一定是肝臟發炎,恐是這癌王警訊!醫示警出現5大症狀快就醫

良醫健康網